《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011-10-15 21:16: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 |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5 、46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1、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设计意图:加强基础训练,巩固求比值的练习,为本节课比的基本性质做铺垫。)
汇报答案时强调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二、新授:
1、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的发现:前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后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
板书算式:
观察第一组比,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
以前两个比和后两个比为例,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添加板书,渗透格式的书写。
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从①到③,从①到④,从②到④等,
然后小结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2、观察第二组比,发现规律:方法同上。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
3、将上面两个规律综合小结: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出示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分数的基本性质在五年级下册刚刚学过,是教材的重要内容,约分通分都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记忆很深刻,故没在课前复习分数基本性质。)
(有直观的等式作媒介,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迁移,通过比值相等,观察比的前项后项的变化规律,学生很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语言的组织应该没有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为了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这里需要学生多观察、多说,充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师补充板书,渗透化简比的格式规范)
5、理解概念,找出关键词。
6、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设计意图:第一道题考察“同乘”这个关键词,这里是同加一个数,比值是变化的;第二个考察“同一个数”这个关键词,前项后项同时除的不是一个数,第一个除的是6,第二个除的是4,因此比值也是变化的;第三道题是正确的;第四道考察的是同乘和同除。此处的练习是为了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7、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部分知识?
问:比的基本性质在数学上有什么用途?(约分、通分)
8、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等式,哪一个比最简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9、化简比:
出示例题:“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另一面长是180厘米,宽是120厘米。写出这两面旗长与宽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化简分数比:
化简小数比: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交给孩子自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尝试练习,学生讲解。最后让学生讨论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孩子,同时也检查孩子的预习效果,最后小结方法,渗透最优化的数学思想)
10、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等比接龙:
2:3=20:30=4:6=200:300=(
100:50=40:20=(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3、甲是乙的1.2倍,甲与乙的比是(
4、甲是乙的1又1/4倍,甲与乙的比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