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枢性尿崩症是怎么发生的
(2012-12-06 17:35:50)
标签:
中枢性小儿中枢性尿崩症尿崩症尿频古方中医育儿 |
分类: 疑难病 |
中医辨证尿崩症归于消渴症中的上消和下消范畴。古方中医认为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致肺、胃、肾三脏热灼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
小儿中枢性尿崩症是怎么发生的?中枢性尿崩症最常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ADH合成和释放减少,造成尿液浓缩障碍,表现为多饮、多尿、大量低渗尿,血浆ADH水平降低,应用外源性ADH有效。
引起中枢性尿崩症的因素有多种,约30%的病人为原发性尿崩症(原因不明或特发性),25%与脑部、垂体、下丘脑部位的肿瘤有关(包括良、恶性肿瘤),16%继发于脑部创伤,20%发生于颅部术后。
引起尿崩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常常是颅咽管瘤和松果体瘤;最常见的转移瘤是肺癌和乳腺癌。另外,组织细胞病,如嗜酸性肉芽肿、韩-雪-柯病、脑炎或脑膜炎,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脑室内出血均可引起中枢性尿崩症。
罕见的遗传性中枢性尿崩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研究发现了几种ADH-神经垂体素基因突变。ADH和垂体后叶素有同一个基因编码。
小儿中枢性尿崩症相关文章阅读:尿崩症小儿尿频是怎么回事?小儿尿崩症尿频吃什么好?
后一篇:一氧化碳中毒是怎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