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雷诺氏病的
(2012-08-13 17:16:27)
标签:
雷诺氏病十宣手三里主穴雷诺氏综合征古方中医中医治疗中医养生杂谈 |
分类: 疑难病 |
雷诺氏病又称雷诺氏综合征和雷诺氏现象,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对称的间歇发白、紫绀和潮红为其临床特点。
中医学中无雷诺氏病病名,一般归属于“四肢逆冷”、“血痹”等范畴。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雷诺氏病的,以下内容摘自雷诺氏病专题: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缺盆;2、照海、三阴交。
配穴:分2组。1、手三里、内关、小海、十宣;2、环跳、阳陵泉、足十宣。
足十宣穴位置:两足十趾尖端,距趾甲0.1寸处。
(二)治法
主穴与配穴之第1组用于上肢病变,其中拇食指病重者加手三里,中指重者加内关,无名指、小指重者加小海。主穴与配穴之第2组用于下肢病变。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取。缺盆穴,用1寸毫针直刺,得气后作小幅度雀啄法提插,不留针,此穴要注意进针方向及深度,以免引起气胸。手足十宣穴,用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深刺,反复提插探寻,使针感放射至手指尖或足趾尖。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8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前一篇:变应性亚败血症什么方法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