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喆儿妈
“这一会的功夫,又让他给拆了?十五元钱就这样没了?!”邻座的奶奶接水回来,看见孩子扔得到处都是的碎片玩具,她放下写有大生产字样的大茶缸,心疼地问。
“这已经是给他买的第三个了。”孩子妈妈头也没抬,在认真地玩手机。“家中的玩具才多呢,比这贵的有的是,买了他就都拆了”
“这可不行,你得告诉他,工人叔叔造这个不容易。孩子小,有些事情要让他明白,什么是对错。这样惯孩子是杀子!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你不打他!”奶奶越说越起劲。
“打孩子是有点过了,适当的教育是应该的啊!”我心中感叹。
“谁家的孩子不这样啊?”妈妈头也没抬,语气中有些不耐烦。
“你们家是高消费啊!工人叔叔辛苦劳作,很不容易的,孩子,要爱惜!”奶奶依旧耐心地说。
毕竟大家都是在旅途中,谁也不认识谁,也犯不上为陌生人较真,她自家的孩子怎么教育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路人怎么看不惯,也是几个小时的事情,起影响和表率的是孩子的家人,我也感觉他有点管闲事了。
孩子大概有六七岁的样子,对奶奶的说教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不是和他说话。
一会孩子开始吃哈密瓜片,一个哈密瓜被切成一片片的。孩子拿起两片哈密瓜,吃了两口上面的瓤,就把瓜扔在桌子上的垃圾盘里,又去抓了两片哈密瓜大啃了两口、、、、、、
“你这还没吃完呢,要把黄的全吃掉,就剩绿的,孩子把那两片吃掉。”奶奶说。
那孩子不听本是情理之中的,但看那孩子吃了两口,就把它扔到了垃圾盘,心中实在是感觉浪费,这个季节的哈密瓜,应该是很贵的吧,更何况是在火车上。
奶奶从垃圾盘中拿回两片哈密瓜,对孩子说:“这样多浪费呀!把黄的全吃掉。”
“他在家吃西瓜也是这样,只吃红心。”妈妈头也不抬地说。
我不禁有些好奇,这个妈妈玩什么东西这么入迷呢?她在怪奶奶多管闲事?
“好孩子,要把黄的全部吃掉才能扔。”奶奶说。
“他在家都习惯了,他喜欢这样吃,您就别说他了,说了他也不听。”邻座的实在看不下去了,小声地对奶奶说。
孩子不理奶奶的说教,又去拿了两片新的哈密瓜吃了两大口,
“别说他了,孩子都习惯了。”看孩子的妈妈一脸的不耐烦,我忍不住了,他自己妈妈都不管,真是瞎操心!
他没有扔掉,依旧在吃,吃得满嘴都是,这次孩子似乎听话了,他竟然把黄的都吃没了,孩子毕竟小,可塑性是很强的!
“好孩子!就这样!”奶奶称赞他。
孩子的妈妈忙惊讶地抬起头来看自己的孩子,好像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一样。
周围的人在对孩子赞扬的同时也不禁对奶奶投去赞许的目光。
孩子似乎更起劲了,还要去啃绿皮。
“孩子,把黄的吃了就行了!不能吃绿的!”奶奶忙去制止他,“你把这个半块的拿给妈妈吃。”旁边的人 一阵哄笑。
妈妈还是在埋头玩手机,仿佛没有听到奶奶的话。也许她早已习惯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了。
“妈妈吃孩子剩下的东西,这有什么,不都这样吗?”奶奶说。
孩子伸手又要去拿哈密瓜片,“你不给妈妈留啊?妈妈还没有舍得吃呢!”
“我给妈妈留三块。”孩子数了数剩下的哈密瓜后说。
“这三块是屁股上的,小,也不好吃,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吗?”
“他就这样,不好吃的都是我的!”妈妈依旧低头在玩手机,她似乎是在炫耀,又似乎是在为儿子辩解。她感觉这一切都太正常太自然了。这个多事的老太婆,谁家的孩子不是这样的呢?
孩子尚小,一切不良的坏习惯其实都是大人有意或无意给惯出来的,孩子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珍惜。大人那种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处事态度,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都应该好好向这个奶奶学习:用一点点的责任心,从一点一滴做起,好好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应谨记: 勿以善小而不为,无以恶小而为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