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猜猜他是谁》专家点评及自我反思

(2012-03-29 08:42:1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谈

专家点评:

    优点:

    1、课堂设计合理,课堂结构清晰,任务达成比较好。

    2、导入好,能让学生兴奋起来。

    3、小组长真正起到了作用(强调小组团队)。

    4、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好。

    5、鼓励学生边做演示边讲解的做法好。

    6、让学生点评学生作品,指出失误的地方,由原生进行修改的做法好。

    7、精讲多练、即使巡视、及时纠错。

    缺点:

    1、教态方面:口头语严重,使得语言显得很碎,效果差。

    2、知识点含量可以再大一点。

    3、学案中应该加入三维目标。

    4、学案、导学案课合二为一。

    5、具体操作完全设定好了,感觉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自我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虽然实现了设计的初始目标,但是我还是感觉有很多不足之处,不是很满意。下面对本节课做一个反思回顾:

    我是本着“复习课少些花哨华丽的东西,多些实在有用的东西”这一宗旨设计本节课的,因此忽略掉了出示三维目标环节,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没有目标的指引,只能按照老师预先设定的操作一步步走,没有了自主思考的余地;

    其次,没能很好的把握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设计的知识点容量明显不足,虽然又及时的添加了两个操作:修改字体颜色和页面边距的设置,看似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实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意性太强,说白了就是课准备的不充分;

    再有,评价语言及其匮乏,翻来倒去就是几句“操作很熟练”“讲解很到位”要不就是“很好”“大家鼓励一下”这样干瘪的评价语言,使人听来索然无味,感觉很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头语太严重,一堂课“啊”“是吧”太多!使得课堂显得很碎,没有连贯性。回头想来,这节课并没有太紧张,造成口头语太多的原因是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在“啊”“是吧”的时候我本来是想用个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一下当时的情况的,但就是由于词汇量的匮乏,使得我想到了,但是说不出,思维断点,只能用这些含糊的词语来替代了。想想真是惭愧。谁说理科生不必有文采,曾经听别人说过:要想做一名好老师,各方面的知识素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我还曾经不以为然,亲身体会了才明了,确实是这样啊!

    今后,真的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努力提高知识素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文化素养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