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3-10-20 17:15:4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单元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本课时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两只、三只、四只、五只各是多少手指,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二、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提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标

1)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3)认识“5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标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 =

   2+2+2+2+2= 

   4+4+4+4= 

   7+7=

(提示:每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有相同的加数,所以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2.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2*5     4*5    6*5    8*5

  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

  师:这样法宝呀,其实就是————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乘法口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的。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民族财富。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来吗?

二、探索新知

1.游戏中学知识

师:那就先请我们的小手帮帮忙了。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这双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那么一只小手有几个手指娃娃?(5个手指娃娃)

师:(指图中的一只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娃娃?(5个手指娃娃)也就是几个5?(15

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1  × 5

师:你能根据× 5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数都是1和5 ,因为1比5小,我们习惯上就把小的放在前面,写上一五(教师板书一五)得数是五,我们就写得五(教师板书得五)。这一句乘法口诀是由两个乘法算式总结出来的,也可以用来计算这两个乘法算式。也就是一五得五对应着1×5=5   5×1=5

师:(指图中的两只手)两只手有几个手指娃娃?10个手指娃娃)也就是几个5?(25

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2  × 10

师:你能根据× 10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二五一十)

要求: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编出其他5的乘法口诀,并把编口诀的过程写在下面的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在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部过程。]

指名学生介绍编口诀的过程。

教师板书:   1   1×5=5      一五得五    5×1=5

    2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   5×5=25    五五二十五

 

2.探索发现规律

 师:请你认真地观察一下,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3.合作创编

  同桌互相配合,创编剩下的5的乘法口诀

4.读一读五的乘法口诀。

男女生交替读一读口诀。

(有节奏的读)

三、巩固练习。

1.基础题

(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2、拓展题  

出示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猜一猜老师会提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

问:“全诗没有数字,你怎样列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教后反思:

  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口诀的起始课,学生们是在掌握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从“比一比,谁算得快”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另一侧面也了解学生学习口诀的基础,显然地,部分孩子已经熟悉了5的乘法口诀,但课的步伐不止于此,还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特点及表示的意义。于是,介绍了口诀的来历,激发了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崇拜,也是对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

怎样入手学习5的乘法口诀呢?得需要个展台。我们每个人身上不正有吗?对的,我们的手指头。一个手掌有1个5的手指头,列式:1*5=5或5*1=5,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乘数小的放前面,大的放后面,这是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已经成了既有的约定)。相应地,一句口诀对应两个乘法算式。2个手掌,就有2个5,比1个5多了个5,所以二五一十,直至三五十五。在这个过程在中,需要让孩子明白乘法口诀对应两个乘法算式及口诀的编写规律。

从实际教学来看,这时让学生合作编写剩下的口诀是到火候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中。

从学生编的口诀发现,都能把乘数小的放前面,大的放后面,但可能是前面字数的影响,把五五二十五写成五五二五了,还有个别学生把五六三十写成五六三0,这些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偶发的。

能顺利背下固然好,如果是倒着背或挑着背呢?想要快速背就得找规律。“认真观察5的口诀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在观察中孩子们有经历了一次口诀的探索之旅。

众观整堂课,孩子们花在编口诀、记口诀的时间较多,口诀的应用较多,更多的是在拓展题上的实际应用。虽然有思想教育的寓意,但生活实际应用较少。因此在过后的学习中,应加强生活原型的应用。在练习中体会口诀的广泛应用。不过在拓展题的解决时,让孩子当小老师提数学问题,一部分地有意地让孩子对本课学习进行小结,也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