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写字教学

(2013-12-05 08:19:54)
分类: 教学反思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识字写字教学

溧城中心小学  雨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只有在低年级完成足够量的识字教学任务,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才能痛痛快快地读书,大量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甚至自由地去读《西游记》、《三国演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界的共识。苏教版教材加大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任务,同时把写字作为低年级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加强了低年级写字教学。

    但是现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法陈旧,学生靠反复机械练习识字,教学效率低。写字教学环节薄弱,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到位。因此,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特点。

    识字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要多认少写”。要依据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

二、识字教学要突出三个方面的教学:

    1.强化诵读,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

    教材中识字的方式有三种:①看图读拼音识字②识字学词学句③随课文识字。不论哪一种类型课文的识字,教材的编排都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都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都强调在读好文本的过程中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有研究表明,小学生识字与以下四个因素的刺激密不可分:①图像②声音(字音)③语意④符号(字形)。对于其中声音、语意、符号这几个要素的感受都离不开读书的过程。为什么一些常用字学生不会用错,就是学生在读书中见的多、说写中用的多,音形义在大脑中印下了深刻的印象。古代的识字教学不管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都强调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训练学生读书时吐字准确、清晰的发音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比如:第一册的看图读拼音识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识字课文,而不是阅读课文。对课本中的识字学词学句中的词语、句子、短文重在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字词与事物的联系,感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语言中识字,在识字中学习语言,要在朗读充分、到位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识字。对于随课文识字,现在一般采用“分步走”的方法,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要加强初读),细读课文理解字义,学完课文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在学生充分读,读到位,对生字的音形义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就要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这个字。新大纲及教学参考书上一再要求低年级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作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要求我们的识字教学一定要改变不分重点、难点一律由老师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让学生机械抄写的陈旧教法。中国的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源于象形文字,它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情趣,在汉字中凝结了中华文化在里面。因此,正在制订中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的音形义的联系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识字方法有:

    (一)字理识字。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字形间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采用的基本方法有:

    (1) 图示法,如,教"隹"字,出示鸟的图画,教"采"字,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

    (2) 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3) 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像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

    (4) 演示法,如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

    (5) 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

   (6) 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一定的汉字学知识,对汉字的字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养。

    (二)字族识字,它在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下,认为在汉字中有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经过筛选,精选出2500个常用字。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作"字族"。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课文,称作"字族文"。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例如,围绕母体字"青"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请、清、情、晴、睛",编写了课文《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

    字族文识字法包含四个逻辑层次:母体字是识字的逻辑起点,字族是识字的单元和方法的载体,字族文是读文识字的载体,字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载体。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经验,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特点,小学生在两年中识字可以达到2200个以上。

    (三)想象识字。对一些难记的生字,可通过老师的想象或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怎样记得牢就怎样记。如斯霞老师在教“攀登”的“攀”字时,一边板书一边说:“山上有许多树,树上有许多枝枝桠桠,用大手一抓就爬上去了”,并编成歌诀:“两树中间两个‘╳’,大手一抓往上爬。”与字理识字不同的是,字理识字要严谨,不能随意析字,想象识字不要求那么严谨,允许学生对一个字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区别去记忆。

    (四)用编识字歌和字谜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去挖掘汉字所固有的趣味因素,对汉字做出富有想象和合乎逻辑的表述让学生在对汉字美的感受中学习汉字。比如,学习“鲁”字,我让学生猜字谜:“上面在水中,下面在天空,要问家在哪,老家在山东。”在学习“才财材”这三个字时,我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三个字的组成特点,然后给学生编成这样的识字歌:“才字能力大,有才闯天下,才字请来贝,财神到了位,才字靠近木,材料真丰富。”

    我想,只要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抽些时间、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成绩,那么学生就会用出人意料的表现给教师一个惊喜,一个回报。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包含有阅读教学,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学中突出这个重点,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记写等方面予以保证,另一方面要相信儿童的认字能力,调动小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识字、写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