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差任务活动”的基本原理

(2014-03-18 08:50:14)
分类: 课堂教学

信息差任务活动的基本原理

  教师在设计或指导阅读活动时,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差设计情景,启发学生运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信息连贯起来,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成功的信息差任务型活动应该充满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即:持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交际手段、交换信息,填补空白,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如果没有信息差,交际就缺少动力和意义。在信息活动中,教师(或教材)向交际双方提供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通过交流传递去填补信息差,以达到完成特定任务的目的。

  信息差的存在是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动力,也使阅读任务更加有意义。充分利用信息差设计情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现有的实际语言水平,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确保设计的信息差能给学生提供运用多种语言功能进行交际的机会。(2)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3)引入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在设计分组活动方式时应考虑学生的智能强项,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4)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对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予以苛求,多用、巧用赞扬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