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2012-05-02 09:07:29)
标签:

秦皇岛

长城

文化

杂谈

 

    抚宁县驻操营镇拿子峪村(原名麻砟峪),距县城41公里,人口306.耕地348亩。村西、北有明长城,村西南有大烟台山,海拔 675.3。村中有长城石炮阵地。1984年,市文物考察队在考察中发现石炮11门,石雷112枚。

相传,明万历元年(1573),徐、冯等姓八户从山东莱州府掖县随修筑长城军队戍边修筑长城,并在此建村。因地产麻砟矿石,明清时此地被称为麻砟村。后改名为拿子峪,与军事战略地位有关。村中至今存有长城碑刻。《永平府志》载:拿子峪口,“洪钟置”。长城主线为南北行,关口处于石河支流。现存两侧山上长城,关口已毁,关口外河南侧存石心敌台一座。

村内原有拿子峪关戍卫石城及水门,年久已废。只存距河100处北山边门。边门东、西外口均用石条拱砌而成。券门高2,宽1.24,进深5.24,只容单人通行。拿子峪关地势比较平坦,临义院口关仅3公里且靠河套,利于外来骑兵入侵,因此设防较为重视。在全城外侧筑石城一道,长约100。口门外南山上筑烟墩3座,口北、东北坡设有雷石库,至今仍存有近百枚完好的雷石。

拿子峪段长城原有9座敌台。304号台位于拿子峪村西,台基为4层花岗岩条石垒砌。高1.3,上部城砖楼体已毁。北墙开有宽0.8、高1.75券洞,通城内外。东北部田埂上遗存大量石雷,城外有石炮遗存。305号敌台北,已大部毁坏。306号敌台体紧临拿子峪村,现已全毁。307号敌台位于村南,现已全毁。308号敌台位于村西南,现已全毁。309310311312号敌台位于村西南,现已全毁。基本上是人为破坏而至。原因是离村太近。多数老式村舍民房均为长城砖石而建。

秦皇岛境内明长城共计376公里。山海关26公里,抚宁县142.5公里,卢龙县23.5公里,青龙满族自治县184公里(含两县共管长城)。共有敌台975座,敌台是建在长城上的敌楼,也称作骑墙空心台,大多数建在凸出城墙的两侧。

明长城的敌台(又称敌楼。自明隆庆元年(1567)之后所建的空心敌台,可住人),形式有近10种,主要的有7种:

三券三通:敌台东西向或南北向,并列3个砖拱券室,中间砖拱室和两旁砖拱券室间又有券拱顶的通道口相通。

二券三通:敌台东西向或南北向,并列2个砖拱券室,其中2券室之间有券拱顶,通道口相通。

一长券连接二或三短券:敌台南北或东西向,建有一长砖拱券室,在砖拱券室一侧,接接二或三个相通的小券室。而小券室之间又有拱券顶通道口相接。

回字形:敌台内分为内外二圈,外圈为东、西、南、北4个长券砖拱券室,四角一般呈45度角连接一体。中心间有东西或南北向券室。

目字形:敌台东西向或南北向2个长券砖拱券室,2个长券砖拱券室有4 个短券顶通道口相联,呈“目”字形。

田字形:敌台为砖木结构,中心为“井”字形排列木柱。四周每边立2根,四角各立1根,中心等距立4根,合计16根,因边筑砖墙将周围柱子砌在墙内,形成9个房间。

一字或二字形:敌台东西向或南北向,一个或二个长券室,只开一个通道口。

十字形:敌台内东西向和南北向。东西或南北开券门通道。

敌台随山就势而建,宽、窄、高、低各不相同,形式各异,军事功能一致,用于驻兵和防守。

戚继光《练兵纪实》载:“凡冲处(主要战略要地)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左右相救,骑墙而立。敌台下筑基为边墙平,……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也叫望亭、辅房)环为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台顶层绝大多数建有楼橹,供守望士兵遮蔽风雨。有的敌台没有楼橹,只设平台,战时可供燃用烟火报警。中层楼体墙开有箭窗,供望敌、通风使用。开窗数量不等,可根据敌台大小而定。楼橹拱置按敌台大小而定,有一间至三间,有开窗和不开之分,有硬山和悬山顶,也有围廊硬山或悬山,也有砖拱券车厢式。顶四周建有垛口墙和望孔。有的设水道、排水孔和石滴水。戚继光建的空心敌台,敌人进犯时可相互接应。“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在军事战略防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博文摄影:郝三进)

 

http://s10/middle/8bbf0f83hbf03827bbc89&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2012年5月1日拍摄的双箭孔窗敌楼
                 

http://s13/middle/8bbf0f83hbf03829b1d6c&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敌楼上的射孔


http://s9/middle/8bbf0f83hbf0382a790f8&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目”字形敌楼内部结构


http://s1/middle/8bbf0f83hbf0382b40cd0&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九箭窗敌台残楼结构


http://s10/middle/8bbf0f83hbf0382bf79f9&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敌楼券门残墙


http://s4/middle/8bbf0f83hbf0382c64463&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带楼橹的双券门残楼


http://s5/middle/8bbf0f83hbf0382dd6744&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双券门单窗敌楼


http://s16/middle/8bbf0f83hbf0382f384ff&690----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TITLE="拿子峪长城与敌台 ---- 我与秦皇岛长城(一0三)" />
                                      2004年拍摄的拿子峪段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