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批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作业
(2013-11-18 15:27:08)怎样批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作业
批改作业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通过学生的作业书写,教师的作业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严格认真的处事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为此统一批改要求凸现作业在提高教学效益中的重要作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情感的功能。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以客观的态度和关注的目光,用鼓励和期待的眼神来看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足,努力使作业的批阅成为师生情感联系的桥梁,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作业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一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未经批改的作业本不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批改作业均用红笔。
2、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做到全批全改,重点作业及练习应精批细改或面批面改。一页上的作业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大钩的粗放型批改方式。
3、批改符号要统一、清楚、漂亮。对的打“√”,错的打“×”,打勾要规范,不能连勾带拖,要打在解答的下面,笔迹要小,不破坏学生的字迹。“运用各种符号体现批改的价值”,除了“√”和“×”,表示等级的A、B、C还可以画笑脸、五星、红苹果……把笑脸、五星或红苹果送给那些卷面干净整洁、书写工整的小朋友,这就督促小朋友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从一年级起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会把它送给那些爱用好词佳句的小朋友,以此促进每个孩子作业时能够认真思考,拓展思路。不放过任何一道习题对学生进行的培养。
4、新课程强调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教师在作业批改上的评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评语具有示范性。教师批改语言要规范准确,书写要认真,字体要工整,为学生做出表率。
评语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评语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例如:“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动脑思考一下就更好了!”“再把作业要求读一次”“再想一想”。“再细心检查一遍”、“虽然答案还不够完整,但老师也为你的积极动脑感到高兴,下次努力!”等批语。
评语要具有示范性。示范性的评语可以使学生知道改正的方法。例如:对于那些书写汉字时笔画占格不对的作业,教师在空白处画上田字格工整地书写汉字,然后书写上这样的评语:“如能把笔画写在它该占的位置,就更好了!”
5、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作业、自我订正作业的习惯和能力。长期以来,作业批改就是教师的单边劳动,学生只管做作业、交作业、接受教师的批改。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就是说,教师要跳出自己的单边批改,让学生成为批改主体中的一员,与教师一起承担促进自己发展的职责。
怎样让学生来参与作业批改呢?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评意识,将自批的过程视为自己的再认识、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有些作业做完后,学生可以自己先行判断,以较小的符号作注释;而教师在批阅的时候,有时只要浏览,不一定非要重复批改符号,重点可放在对错误的批注及对学生自评的修改上。这样,学生是自己作业的首位批改者,教师是二度评判与点拨者。当学生的自批获得老师的肯定时,他的自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学生发现自批与教师的批改有出入时,便能产生心理反差,促进反思与理解,从而将批改变为自主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6、要做好作业批改记载和讲评,对独创性的见解和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教师在面批学生作业时发现的典型情况应即时记录,以便个别辅导更有针对性。如果批改后不即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改正,长久就会导致产生部分学困生。所以,在教学中,我都认真、及时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针对作业情况记录表,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我不得不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这正是分析自己教学成败的切入口,以更好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其实学生做错作业,并不完全是学生的错。我经常按照作业批改记录情况,认真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理解不清楚?粗心大意?还是老师的讲解不到位,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纠正。
7、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批改,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如果缺少对思维过程的批改,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的探究,不利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将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个闪烁鲜活灵动的创意的造句,一篇写话背后所发现的孩子生动真实的生活原貌及独特的思考角度……这些都应走进教师的批改视野,甚至,有时也可以一俊遮百丑,扬其所长,避而不谈其短,让孩子创造的过程与方法尽情地在作业中彰显!
新课程理念的作业批改,还要关注作业中所折射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学生的作业书写。态度认真吗?整洁规范吗?等等。这些习惯是孩子做人的起点。像组词、造句、写话的批改,不仅仅看是否文通字顺,更要批改他作业背后的生活情趣、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以引领学生从作业走向社会、走向人生!
8、、表扬先进――良性竞争
合理的竞争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每次作业批改后,我总是不忘对做得既对又好的作业点名表扬。学生有了学习榜样,有了赶超目标,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就更加自觉认真了。更重要的是学生都已习惯把每一次作业当做体验成功的一次机会。他们常常是一交上本子就围坐在我旁边让我批,要是有时我将本子发还得晚了点,他们就会问:“老师,这次作业我得了几颗星?”“老师,我的作业现在有没有进步?”“老师,我今天能得五颗星吧?”……每当这时,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因为,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生命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与学生共同发展。作业批改是课堂师生交往的延续,理应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一段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教师应看到,每一份作业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本作业都是一本耐读的“书”!要视作业为学生的劳动产品,视作业为学生的创作作品。批改的过程,就是以一种欣赏的心态捧读“艺术”、鉴赏“艺术”、评论“艺术”。完善“艺术”的过程,也是以雕塑家的眼光,去打磨每位学生所特有的创作素材的过程。要知道,学生的作业在具有共性的同时,总是飞扬着属于自己的灵性。面对神采各异的“作品”,批改时,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珍视他们的劳动果实,尊重他们的辛苦付出,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过程或方法,体会学生跃动的心灵,领略学生的精神世界……“你就会心存感动,愉悦身心,就会从批改的劳累走向批改的享受,进入“你是快乐的,我也是幸福的”美妙批改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