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月球的演化的六个阶段

(2019-07-02 12:10:31)
标签:

转载

分类: 宇宙天体

文章来源:中国探月网    2007、10、12

 

科学家将月球漫长的演化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月球的形成前阶段(距今58亿年~46亿年)

太阳系的元素起源(距今58亿年~50亿年):现今太阳系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格局是在前一代恒星的元素合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元素(及其同位素)是形成太阳星云的物质基础。

太阳星云的凝聚(距今50亿年~46亿年):在以原太阳为中心的太阳星云盘中,元素产生分馏、凝聚、吸积和级序增生,在不同距离的不同空间和温度区域,形成化学成分不同的星云。

第二阶段:月球的形成及其初始阶段(距今46亿年~44亿年)

根据各种测年技术对陨石形成年龄的测定,太阳系各种天体的形成年龄一般为45.6亿年。月球和地球岩石的精细测年表明,月球形成的年龄为45亿年,而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44.8亿年。

月球的早期熔融(距今45亿年~44亿年):根据月球热历史的研究,在月球形成后不久,整个月球曾发生过多次局部熔融,月球的大部分曾被加热到1000℃以上,甚至形成过全球性的岩浆洋。月球内部物质通过熔融、重力调整,逐渐形成月核、月幔、月壳结构。原始月壳可能因后期大量小天体的撞击而难以保存。

第三阶段:月球的区域熔融与月球高地形成阶段(距今44亿年~40亿年)

距今41亿年前,月球产生过一次规模较大岩浆活动,通过岩浆分离作用,形成了斜长岩高地(月陆区)。月球高地的岩石一般都有复杂的碎裂变形或多次撞击作用的变质历史。小天体的频繁撞击,使月球高地削低了1500米~2000米。距今40亿年前,斜长岩局部熔融,产生了富含放射性元素和难熔元素的岩浆活动,岩浆凝结后就形成了非月海玄武岩(克里普岩和苏长岩)。斜长岩与非月海玄武岩是月面残存的最古老的岩石。

第四阶段:月海的形成与月海泛滥阶段(距今40亿年~31亿年)

月海的形成(雨海事件)(距今40亿年~39亿年)阶段:雨海纪是月球灾变时期。由于大量小天体猛烈而频繁地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就开凿形成了月海盆地(大型环状构造)。根据各月海岩石的同位素年龄研究,月海的形成年龄集中在39亿年前±0.5亿年,各月海的形成次序从早到晚大致是酒海、澄海、湿海、危海、雨海、东海……

月海泛滥(月海玄武岩喷发)(距今39亿年~31亿年)阶段:月海玄武岩喷发填充月海发生在距今39亿年前~31亿年前,是由月球产生的第二次大规模火山岩浆活动引起的。根据月海玄武岩的年龄测定,至少有5次月海玄武岩喷发。月海玄武岩填充的时间依次为: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雨海→静海→丰富海→澄海→风暴洋。

第五阶段:月球晚期演化阶段(距今31亿年至今)

这一阶段在月球地质历史中称为艾拉托逊纪与哥白尼纪。31亿年以来,虽然小天体的撞击引起的小型火山喷发活动时有发生,潮汐作用诱发的月震活动仍较活跃,但月球表面形貌已基本定型,月球内部的化学演化处于停滞状态。距今20亿年前,月球似乎经受过一次明显的加热事件,但原因不明。艾拉托逊纪形成的辐射撞击坑、辐射纹较暗淡或已消失。哥白尼纪形成的辐射坑则具有明显的辐射纹。

局部的小型的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仍可能存在,如链状月坑的分布可能是沿断裂分布的火山口,也可能是碎裂的彗星连续撞击月表所形成的。月岩和月壤在月球表面的暴露年龄证明,近500万年以来,月球表面仍然不断地遭受到太阳系小天体的撞击。

第六阶段:月球的现状

月球经历了45亿年的演化,现今已成为一个内部能源近于枯竭、内部活动近于停滞的僵死的天体,仅有极其微弱的月震活动。小天体的撞击和巨大的温差是月球表面最主要的地质营力,它使岩石机械碎裂、月壤层增厚、地形缓慢夷平。现今月球的表面是一个无大气、无水、干燥、无声、无生命活动的死寂的世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