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圜 道
(2011-12-11 03:43: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政治 |
圜 道
五 曰
天 道 圜 , 地 道 方 , 圣 王 法 之 , 所 以 立 上 下 。 何 以 说 天 道 之 圜 也 ? 精 气 一 上 一 下 , 圜 周 复 杂 , 无 所 稽 留 , 故 曰 天 道 圜 。 何 以 说 地 道 之 方 也 ? 万 物 殊 类 殊 形 , 皆 有 分 职 , 不 能 相 为 , 故 曰 地 道 方 。 主 执 圜 , 臣 处 方 , 方 圜 不 易 , 其 国 乃 昌 。
日 夜 一 周 , 圜 道 也 。 月 躔 二 十 八 宿 , 轸 与 角 属 , 圜 道 也 。 精 行 四 时 , 一 上 一 下 各 与 遇 , 圜 道 也 。 物 动 则 萌 , 萌 而 生 , 生 而 长 , 长 而 大 , 大 而 成 , 成 乃 衰 , 衰 乃 杀 , 杀 乃 藏 , 圜 道 也 。 云 气 西 行 , 云 云 然 冬 夏 不 辍 ; 水 泉 东 流 , 日 夜 不 休 ; 上 不 竭 , 下 不 满 ; 小 为 大 , 重 为 轻 ; 圜 道 也 。 黄 帝 曰 : 『 帝 无 常 处 也 , 有 处 者 乃 无 处 也 』 , 以 言 不 刑 蹇 , 圜 道 也 。 人 之 窍 九 , 一 有 所 居 则 八 虚 , 八 虚 甚 久 则 身 毙 。 故 唯 而 听 , 唯 止 ; 听 而 视 , 听 止 。 以 言 说 一 , 一 不 欲 留 , 留 运 为 败 , 圜 道 也 , 一 也 齐 至 贵 , 莫 知 其 原 , 莫 知 其 端 , 莫 知 其 始 , 莫 知 其 终 , 而 万 物 以 为 宗 。 圣 王 法 之 , 以 令 其 性 , 以 定 其 正 , 以 出 号 令 。 令 出 于 主 口 , 官 职 受 而 行 之 , 日 夜 不 休 , 宣 通 下 究 , 瀸 于 民 心 , 遂 于 四 方 , 还 周 复 归 , 至 于 主 所 , 圜 道 也 。 令 圜 则 可 不 可 善 不 善 无 所 壅 矣 。 无 所 壅 者 , 主 道 通 也 。 故 令 者 , 人 主 之 所 以 为 命 也 , 贤 不 肖 安 危 之 所 定 也 。 人 之 有 形 体 四 枝 , 其 能 使 之 也 , 为 其 感 而 必 知 也 , 感 而 不 知 , 则 形 体 四 枝 不 使 矣 。 人 臣 亦 然 , 号 令 不 感 , 则 不 得 而 使 矣 。 有 之 而 不 使 , 不 若 无 有 。 主 也 者 , 使 非 有 者 也 , 舜 、 禹 、 汤 、 武 皆 然 。
先 王 之 立 高 官 也 , 必 使 之 方 。 方 则 分 定 , 分 定 则 下 不 相 隐 。 尧 、 舜 , 贤 主 也 , 皆 以 贤 者 为 后 , 不 肯 与 其 子 孙 , 犹 若 立 官 必 使 之 方 。 今 世 之 人 主 , 皆 欲 世 勿 失 矣 , 而 与 其 子 孙 , 立 官 不 能 使 之 方 , 以 私 欲 乱 之 也 , 何 哉 ? 其 所 欲 者 之 远 , 而 所 知 者 之 近 也 。 今 五 音 之 无 不 应 也 , 其 分 审 也 。 宫 征 商 羽 角 , 各 处 其 处 , 音 皆 调 均 , 不 可 以 相 违 , 此 所 以 不 受 也 。 贤 主 之 立 官 , 有 似 于 此 。 百 官 各 处 其 职 、 治 其 事 以 待 主 , 主 无 不 安 矣 。 以 此 治 国 , 国 无 不 利 矣 ; 以 此 备 患 , 患 无 由 至 矣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