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动式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教学片段与反思

(2012-09-04 08:50:48)
标签:

田敏

互动式

案例教学

会计

分类: 教学研究

                  互动式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记账凭证的填制》教学片段与反思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田敏

【教材分析】

    记账凭证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准备用三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内容。凭证是登记账簿的基础,账簿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这三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只要有一张凭证错误,账簿、报表将随之出错。本课题是对上一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的延续和扩展,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为本节课确定以下目标:掌握不同经济业务记账凭证的填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务实的职业素养和与人协作的意识,并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是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和填制记账凭证,教学难点是根据不同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正确选择记账凭证。

【教学片断一】

    用多媒体观看财会部门的工作现场,参观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的工作过程。

    师:非常繁忙的一段会计人员工作片段啊,看完刚才的视频,哪位同学能说说,财会人员正在做什么?

    生:是填记账凭证。

    师:对,那记账凭证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

    师:那记账凭证按内容又是怎么分类的?

    生: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

    师:回答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就要像视频中的会计一样学习如何填制记账凭证了。可是记账凭证有三种,经济业务发生了,该选择填制何种记账凭证咧?根据课前所分小组,每组同学手中都有资料,请根据手中资料分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填制什么凭证,各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生:我们小组拿的全是填制收款凭证经济业务,我们将这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全部写出来之后发现它们借方要么是银行存款要么是库存现金,由此可见凡是借方科目是银行存款或者是库存现金的收到款项类经济业务都应填制收款凭证。

    生:我们小组拿的全是填制付款凭证经济业务,跟刚才那组同学正好相反,借方各不相同,反倒是贷方要么是银行存款要么是库存现金,所以我们认为:凡是贷方科目是银行存款或者是库存现金的付款类经济业务都应填制付款凭证。

    生:我们小组拿的全是填制转账凭证经济业务,我们发现所有分录中都没有银行存款或者是库存现金出现,因此我们认为凡是不涉及收款和付款业务的经济业务都应填制转账凭证。

    师:三组同学都总结得非常好,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和我一起来看三种凭证的选择的对比。大家区分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那我就出个难点得题目考考大家了,经济业务是这样的:某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请问这笔经纪业务应填制那种记账凭证?

    生:收款凭证,因为它的借方是库存现金。

    生:不对,应该填付款凭证,因为它的贷方是银行存款。

    生:我看填两张凭证,一张收款凭证,一张付款凭证。

    师:正确答案是填一张付款凭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一类的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之间的划转业务,会计分录借方和贷方同时出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我们在处理中只看其贷方就行了,贷方是银行存款就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贷方是库存现金就填制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小结反思】

    所谓互动式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将互动导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职高一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感到新鲜,但对专业知识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财会部门的工作现场视频,参观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的工作过程,获取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实施打好基础。在展开新课的环节中,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根据不同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正确选择记账凭证,我要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带着任务看书、讨论,并归纳讨论的结果。然后我用课件展示选择记账凭证的规律,与学生归纳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做,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片断二】:

    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中国工商银行的进账单

    师:仔细看这张进账单,收款人公司发生了怎样的经济业务?请同学们用文字描述一下。

    生:2012年3月5日收到东方公司前欠货款5万元。

    师:很好,那么这笔经济业务应编制什么样的会计分录?

    生: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应收账款——东方公司     50000

    师:不错,那这笔业务应填制哪种记账凭证咧?

    生:收款凭证。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张收款凭证,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收款凭证有哪些需要填制的内容?

    生:借方科目、填制时间、凭证序号、摘要、贷方总账科目、明细科目、金额、合计、附件张数、签名,项目好多啊!

    师:的确有这么多项目需要我们一一填写。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填,首先借方科目?

    生:银行存款

    师:填制时间?

    生:2012年3月5日

    师:对,注意,填制时间一般应以财会部门受理经济业务事项的日期为准(年,月,日应写全)。那凭证序号?假设这是我们这个月填的第一张收款凭证。

    生:收字第1号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记账凭证是要进行连续编号的,假设这是我们这个月填的第五张收款凭证,则序号为收字第5号,以此类推。当然也可写01号,或001号之类的。接下来是填写摘要,所谓摘要就是简明扼要说明发生了什么经济业务,那这里怎么写?

    生:收到前欠货款。

    师:很好,那贷方总账科目、明细科目、金额?

    生:应收账款、东方公司、5万元。

    师:非常好,一定注意数字的填写格式啊。前面我们讲了要注意什么?

    生:写小点,只占格子的1/2。

    生:要抵着格子下线写,要倾斜。

    师:对,接下来要填制合计,注意要对齐汇总填写合计金额。另外,要在合计数字最高位的前一位写上人民币符号“¥”。多余金额栏应当自金额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右上角处至最底一行的左下角处划一条对角斜线注销。再来最右边附件张数怎么填?

    生:填原始凭证张数1张。

    师:答得非常好,我们填制的记账凭证的依据是这张原始凭证——银行进账单,因此要将原始凭证用别针别在记账凭证左上角,并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数,便于查询。最后相关责任人签字,这张收款凭证就填制完成,付款、转账凭证的填制基本上也是一样的。怎么样?大家会填记账凭证了吗?想不想自己试着填凭证啊?

    生:我会填

    生:我也想填

    师:好,现在大家看大屏幕展示的这张原始凭证,各学习小组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全组同学一起分析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二是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付款凭证的填制。

    (学生讨论,填制凭证)

    师:现在同学们都已完成了任务,结果如何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填制的凭证,大家评价一下他填的如何?

    (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展示某一组学生的成果,学生评价)

    师:接下来,再看大屏幕上的这张原始凭证,这次请各位同学独立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分析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二是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老师巡视课堂,找出错误凭证,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展示,请学生找出问题所在,教师总评)

【小结反思】

    为了解决如何填制记账凭证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突破它,第一就是师生共同对新知识进行探讨和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记账凭证的填制,直观,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好。第二环节是小组活动,由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共同探讨,完成相关拓展任务,实现知识的迁移。第三部分是对成果的评价,包括小组成员的自评和互评,教师的总评。这两个部分是穿插进行的。通过评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当之处可及时得到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成功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填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记账凭证,请其他学生指出凭证填制过程中有什么缺陷,应该如何解决。经过这样的设计,练习的难度逐渐加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点评: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提出问题、分组探讨、实例说明、启发总结的教学方法,利用投影、课件等媒体手段,把导、学、问、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脑、动口、动情、动心。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学习,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从而体会学习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通过前后知识联系,自己分析、理清思路,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从而完成“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定会乐于接受。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次互动式案例教学就是这种“激励、唤醒、鼓舞”的有益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