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校在设计课程时每天都安排了早读课,时间一般为30分钟。套用中国的一句老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我们在努力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早读课。
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早读早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老师最多只起守学生管纪律的作用。他只强调学生是否在读,只满足早读课书生琅琅的氛围,至于学生读什么,读得怎样,有的老师很少过问。
当然早读,要以读为主,但又不同与上课,我认为上述对早读的理解是片面的,单纯的背读,随意性的漫读和一味由学生自读的情形,会直接影响早读课的效果,也会失去早读课的意义。
那么如何充分的利用这早读时间,提高早读的效率,我个人认为:
1、尽量进教室比学生早。教师比学生早到教室,可以给学生以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同时,老师也借以了解经常迟到的学生情况,观察学生的读书行为习惯和自我读书的目的性,以便有的放矢进行早读的抽查。同时,早进班也可以防止学生到教室后相互抄作业,相互交流说话的不良现象发生。
2、早读目标上要明确有致,有计划性。今天学生要读什么,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重点词句,应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使学生清楚,时间段的安排早读内容,提高效率,避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干。
3、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引导作用。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这不仅表现在课堂当中,早读课同样需要老师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老师要留心导读,纠正读姿,及时正音。通过细心指导,培养学生感情诵读,合理安排,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4、让早读为上课服务。老师可利用早读时间,对当天要学的课程进行预习,或对以布置学生回家预习的题目进行检查,进一步巩固预习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课堂上学生就有目的地在老师的点拨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使学生不开小差,也就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中的效率了。
5、将读、记、诵、默写相结合。对于每门学科来说,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这门学科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充分发挥学生早晨大脑读、记、诵效率高的特点,再结合默写扎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可避免学生早读无压力的懒散状态。
6、形式多样提高早读效率。读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抽查方式多样化,以克服早读时学生瞌睡、开小差,读书无味的情况。
7、分层辅导提高个体差异早读效率。指点学生自学书本知识,对个别学生进行拓展指导,对暂差生进行巩固性指导,让人人早读都有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事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