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真正上坟、扫墓日
(2014-03-29 12:22:26)
标签:
杂谈 |
中国传统的真正上坟、扫墓日
中国人给逝去的先人扫墓,应该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日。这个和端午一样,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重要节日,在中国假日办这帮不懂中国文化的人手里,变成了清明日扫墓。
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啊!
就像今年春节放假一样,年三十上班,年初一放假,那一家人的年夜团圆饭怎么吃?
晋文公悲伤加感动,不思进食。
晋文公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并改为介山,介子推长眠之地改称为介休,即介子推休于此。后来晋文公发令,把介子推死亡的那天定为寒食日,全国人民在这天不能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而且要去介子推的坟上祭扫纪念。
第二年,晋文公去介山给介子推扫墓,发现那棵大柳树复活。在寒食节的第二天,正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晋文公看到那棵柳树枝叶繁茂,新发出的柳芽甚是好看,就很敬重的折了一些柳条盘在头上,去游览介山。
从此,寒食日扫墓祭祖,吃冷食,清明节踏青游玩赏柳成为中国风俗,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来。
小时候,在农村,每到寒食这天,妈妈总是提前煮好一盆鸡蛋,再用染料把鸡蛋染成红的、绿的、紫的等,给小孩子拿着玩。寒食这天家家户户不生火做饭,就吃鸡蛋以充饥。大人小孩盘上柳树,折枝盘在头上,或做成柳哨,整个乡村会在柳条相伴下默默过着中国传统节日。
虽然朴实的中国农村人很难讲出这天为何不能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但是他们还是严格遵守着,并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现在的韩国更加重视寒食节扫墓,就和重视端午节一样。
不知道我们中国的政府为何不齿于过寒食,并且很可笑的是,在清明节作为扫墓的法定假期,清明节是给谁扫的墓呢?这种不懂本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更不重视文化和传统的做法,是多么可怕和可悲的啊!
我们的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了,屈原成了国际友人。
我们山东和东北的大火炕也被韩国抢注,不知我们中国不重视的寒食节,是不是又是韩国下一个抢注的对象呢?
重视寒食节,还能让我们的政府多清明,多勤政和廉政,像介子推的血诗:但愿主公常清明,勤政清明复清明。
当下腐败和欺骗盛行的社会里,中国应更加重视寒食节。
记住我们的历史,记住我们的国家灾难。和平年代,更告诫国人要清明和勤政。
重视南京大屠杀,只让国人记住仇恨。宣扬寒食节,能让国民更加忠诚、责任和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