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运用有效策略帮助学生了解句子意思,知晓故事或短文大意读书心得

(2018-09-22 10:40:08)

    在开展阅读活动时, 往往会遇到学生读不懂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知晓大意,了解故事呢。

     方法如下:

    1.带着问题阅读。阅读前要明确查阅的信 息,有事可以先读理解性的问题,然后再 进入阅读。

    2.快速浏览文章 阅读可以有选择性,对与所查阅 的信息无关的段落可以跳过不读,或 一掠而过,待读到有关段落时在适当 放慢读速,直到找到有关的信息。

    3.查阅的信息可分为五种: 数字(数量、年、月、日、钟点 等)、人物、地名、事件、因果关系。 阅读时特别要注意各类信息的语言特点。

    抓住中心意思的阅读方法, 这种阅读也称为略读, 就是在阅读中只注意要点,以便一下子 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略读可以采用 以下三种方法:

    1.寻找主题句和结论句。

    2.注意文章的标题,尤其是新闻标题。

    3.阅读记叙文的文章要注意抓主要情节。 小学阶段的阅读特点 从认读到阅读: 学生看到单词能知道意思,这是阅读的开始,也是认读的表现形式。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读前:热身活动:通过唱歌、游戏、师生交流等 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为故事学习进行背景或者话题的铺垫。

    读中:阅读故事封面和扉面, 根据题目或者图片猜测故事.图片环游: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逐图看故事,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观察、想象、预测。(此环节的问题不仅仅指向故事中的文字,而是 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教师对此部分提问精心研 究,围绕故事情节、抓住趣味点、注重让孩子体 验理解情节、可以适当的停下来表演部分内容,加深理解,帮助孩子能投入故事。注意教师提问 的节奏、不要引起学生学习倦怠)  朗读故事:  整体看、听 、 带着孩子指读 、学生自读、同桌一起读。

     读后: 回顾故事:贴图、词图匹配、排序、认读关键词句、故事讨论、做读书笔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