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曹操《短歌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011-12-16 15:4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怀德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的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读了这首《短歌行》之后,不得不感叹行文之妙啊!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不同的声音,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吧。

    有一种认为这诗反映的曹操篡夺前的犹豫。我不认同这种看法,曹操写这首诗,是在平定北方之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乃赋《短歌行》。从背景来看,完全看不出其禅夺之意何在,这种说法被果断地舍弃。

    还有一种就是认为是劝人及时行乐。非也,非也!他感叹人生短暂,但并不是因流年易逝而萌贪生畏死之想。他只是觉得战争频繁而大业未成,从而产生的一种时间紧迫感,不是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想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或许乍一看会觉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八句很像《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但他并不是劝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建功立业。也巧妙地感染着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劝他们及早到曹操那里施展抱负。

    最科学的说法是通过感叹时光易逝,抒发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最后说出自己的雄心大志。曹操的诗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本诗有较强的政治主张,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抒发了曹操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曹操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就像是他提出“唯才是举”,重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一样,渴望及早觅得更多的人才共谋天下大事。

    接着来探讨一下本诗的艺术特色吧。

    本诗多处合理化用。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是化用《诗经》,将其女子对情人深情相思变成了他对贤才的思慕。又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也是化用《诗经》,其意在于表达曹操期待贤者的热诚。再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曹操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总之,“化用”是为求贤作更好的阐释的。

    本诗还多处妙用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就是将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又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乌鸦难以择枝的情景喻贤才无所依托。还拿“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永远不会发生“人满之患”。

    本诗还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易逝,忧自己功业未建为开头,最后来个大转弯,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达到极致,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浓度。

   总言之,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其艺术特色,都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