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星周迅罹患忧郁症的原因分析
(2012-03-04 20:49: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大家都知道,女星周迅曾患过忧郁症。对这段经历,周迅自己描述如下:“在拍过《射雕英雄传》以后,我得了自闭症,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和李亚鹏分手所致,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根本原因是,由于外界对我演《射雕英雄传》的看法不一,导致我的压力非常大。”
对周迅而言,这段经历已成过去,其忧郁症已经痊愈。但其患病的这一段经历,近日却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
仔细分析上面这段话,心理学家发现,在周迅介绍其患病经历的这段话里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就是其忧郁症是在拍《射雕英雄传》以后发病的。而《射雕英雄传》是武侠动作电视连续剧,又长达42集,拍摄时,周迅明显需要在几个月里连续增加高强度的运动量。也就是说,她的发病时间是在连续进行了几个月高强度的拍摄运动量之后。
周迅的患病经历之所以会引起心理学家的兴趣,是因为心理学家们此前发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这就是有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其发病时间都是在连续进行了高强度的活动动量之后,而周迅正好可以归纳到这一类别之中。
比喻一度红遍网络的犀利哥,其心理疾病发病时间就是在其从事了高强度的打工工作几个月后(而且病情严重,以致流露街头);又比喻层出不穷的减肥后“厌食症”患者,都是在进行了大剂量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减肥运动后发病的……等等。
也就是说,像周迅这类心理疾病病人的发病,实际上全部都是由于病人在短期内增加了较大强度的活动量引发的。而这种活动一般包括体育运动、各种形式的工作、劳动及其它形式的生活活动。
通过运用“运动医学”科学理论深入分析后,心理学家发现,像周迅这类心理疾病病人之所以在连续进行了较高强度的活动量一段时期之后,就会爆发心理疾病,是因为这类病人其神经系统的运动疲劳消除功能存在减退缺陷所致。
经过慎重研究,抛开其他病人的发病原因不谈,对周迅这类心理疾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应该如下:
由于某种原因,这类病人的神经系统出现了运动疲劳消除功能减退缺陷,当病人在生活中,突然在短期内(连续一个月以上)增加并连续进行较大强度的活动量时,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段里病人严重过量运动时,导致所因此产生的运动疲劳在病人的神经系统中不能被及时清除,而在其神经系统中逐渐堆积起来,从而抑制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得神经系统功能错乱,最终导致病人心理疾病的发生。
而当运动疲劳消除功能减退缺陷发生在病人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就会导致病人发生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而病人运动过量的程度则直接决定病人病情的轻重。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运动疲劳消除功能存在减退缺陷,当其在某一个时间段里严重过量运动时,这人就会爆发心理疾病。而这正是周迅拍过《射雕英雄传》以后,就罹患忧郁症的真正原因(她自己猜测的原因当然是不对的)。
基于此,心理学家认为周迅这类心理疾病患者应该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法应该是:
只要想办法清除掉堆积在病人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疲劳,心理疾病就能痊愈;而只要病人神经系统中不再出现新的运动疲劳堆积,病人的心理疾病就不会复发。
心理学家同时指出,根据“运动医学”科学原理,要清除已经堆积在心理疾病病人神经系统里的运动疲劳,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休息”,坚决停止所增加的活动;
其二、如果导致病人发病所增加的活动量其强度相对较轻,并且所增加的活动是规律发生的,则可继续坚持进行所增加的活动。随着时间的增加,病人身体必能逐渐适应所增加的活动,进而完全清除堆积在病人神经系统里的运动疲劳,即“抗过去”;
心理学家认为,像周迅这种因为在短期内增加了较大强度的活动量而引发的心理疾病病人的康复,实际上是病人清除了神经系统中堆积的大量的运动疲劳的缘故,与病人所吃的精神药物以及心理咨询治疗基本无关。
而周迅在2004年痊愈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复发过呢?心理学家特意查了一下她的资料,原来自《射雕英雄传》以后,周迅再也没有拍过电视连续剧,她只拍只有一集的电影。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需要在几个月里连续增加高强度的运动量的情况,所以其忧郁症再也没有复发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心理学家分析的其罹患忧郁症的真正原因的正确性。
最后,一个名叫曾绿江的心理学家对周迅提出了一个忠告:
要想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长期健康,忧郁症不再复发,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对高强度的工作或活动坚决不做,并尽量保持生活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