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照射远红外线协助伤口癒合

(2012-03-28 18:14:17)
标签:

健康

分类: 养生之道

虞希尧医师刊於联合报健康版

除了保健用品以外,远红外线设备长期以来应用於復健热疗与保护洗肾廔管,一般都将其作用归因於温热效应。事实上,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较长的一群(约 5.6至1000微米),其能量很难穿透一张纸,大概只及於人体皮肤以下约0.1公分的深度,事实上仅以温热效应一辞,并不足以解释它的保健与医疗效果,所以远红外线到底还有哪些生物作用?适用於哪些疾症状况?时常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系吴本玠教授,虽已退休但仍埋首於医学实验孜孜不倦,他的实验团队曾以系列的动物实验模型,呈现远红外线照射后对红血球膜电位、膜流动性与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此种「非热效应」关係到全血黏度降低,有利於血液循环的改善。

 

在 2003 年一月出版的实验生物医学期刊中,刊载了一篇有趣的实验报告,日本的大阪关西医科大学的丰川医生,在110 隻实验动物背上分别作了 1.5 公分见方的伤口,分组观察伤口癒合的情形,其中有远红外线照射的一组,伤口明显癒合较快,显微镜检发现不但伤口癒合必需的胶原蛋白累积也较多、產生乙型移形生长因子(TGF-&beta1;)的纤维母细胞浸润也较丰富。每一个伤口癒合以前,都会经过发炎期、增生期与整合期,这个连续过程的顺利与否,决定了伤口是否顺利癒合,远红外线照射不但增加发炎期的生长因子分泌,也直接刺激增生期与整合期的胶原蛋白堆积,藉此加速伤口的復合。同时实验小组也发现,虽然远红外线会產生少量温热,但所有实验动物的皮肤表面,并未见到不良的发炎反应或灼伤现象。几年前,成大杨明兴教授也曾以实验的方法说明远红外线可以提高体腔深层的温度、并使全身微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推论远红外线虽然无法直接穿透、但可藉著分子间的振动将能量传递进入深层组织。对照回味杨教授与丰川医生的报告,发现他们同时说明了远红外线不需大规模破坏表面、而能有效进行深层生理改良的特性。

 

笔者从事伤口的治疗,时常面对糖尿病足溃疡、下肢血管阻塞、感染或放射治疗后遗症、慢性骨髓炎...等等这类的困难癒合伤口,也常应用保湿敷材、高压氧、远红外线、生长因子等多项新式治疗方法,它们都各具疗效,但都尚不足以单独取代传统的手术与药物,唯有靠仔细的伤口评估与慎选使用时机,才能将这些辅助医疗方式的功效作最大的发挥。www.chinasunjo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