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湖北作为人口大省,也常被冠以教育大省的称号。在高等教育水平方面表现突出,光大学生人数达130万。湖北省有2所985高校,7所211高校,还有在全国出名、排的上名号的著名中学。也有人说湖北是教育强省,集湖北优秀资源的武汉是教育强市。
虽然说湖北的高等教育很厉害,那中小学教育有优势吗?湖北的学生人数多,那充其量算得上教育大省,但是真的能称得上教育强省吗?关于这些问题,这些年一直被教育者争论。
http://jz100attaqd.oss-cn-qingdao.aliyuncs.com/forum/201611/08/090305eatkauatua36tirh.jpg
一、谈学科竞赛
先从五大学科竞赛上来看,湖北省和湖南省被誉为竞赛最强的两个省份。从2011年至2015年数据来看,在国际奥赛上数学方面湖南获得4枚金牌,湖北3枚;物理方面湖南获得3枚,湖北9枚;化学方面湖南4枚,湖北2枚;生物方面湖南4枚,湖北2枚;信息学方面湖南3枚,湖北0枚。从单科获奖总数看,湖北仅仅物理占有优势。
前几日,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落幕。最终确定金牌100人,银牌122人,铜牌138人。前55名入选国家集训队。获得金牌人数中,湖南占24人,湖北占18人;进入集训队55名学生,湖南占18人,湖北占11人。
虽然说湖北仅次于湖南,但是物理竞赛一向是湖北最强项之一,这两年来,开始落败于其他省份。再看单个学校,湖南的雅礼中学10个获金牌7个进集训队、长郡中学9个获金牌7个进集训队、湖南师大附中5个获金牌4个进集训队。
而湖北华师一附中9个获金牌7个进集训队、黄冈中学6个获金牌4个进集训队、襄阳五中1个获奖牌1个进集训队,沙市一中、襄阳四中各1个获金牌0人进集训队。单从这点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湖北湖南竞赛上的差距:湖北竞赛有些后劲不足,武钢三中等部分竞赛名校没有和华师一附中一起组成竞赛强校战线。如果单从物理竞赛,似乎说理不足。
再看2016年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最终确定金牌61认、银牌91人、铜牌107人,前50名入选国家集训队。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来自于湖南长沙市的雅礼中学,尤其是第一名以680分的高分,远超其他选手。
在这次信息学竞赛中,湖南4人获得金牌,4个人入选国家集训队,都是长沙市的雅礼中学。而湖北只有武汉二中的黄励新获得金牌,进入集训队,而且排名还比较靠后。从这点上看,信息学竞赛湖北也搞不过湖南,更别说信息学取得好成绩的浙江省、江苏省。
我们再来看2016年的第25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成绩。最终确定金牌72人,银牌72人,铜牌93人,前50名入选国家集训队。在这次生物学竞赛中,湖南7人获得金牌,6人入选国际集训队;湖北4人获得金牌,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四川省有9人进入集训队。
本次比赛第一名是湖南长沙一中。湖南获金牌学校是长沙一中1人,长沙长郡中学3人(有1人未入集训队),雅礼中学1人,湖南师大附中2人。湖北获金牌学校是华师一附中2人(有1人入选集训队),黄冈中学1人,武汉二中1人。
2016年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已经过去其三,从目前的成绩看,湖南已经超过湖北。而后面的数学竞赛虽然湖北也是强项,但是估计也难以讨到便宜。生物竞赛方面,湖北也占不到优势。总的来说,五大学科竞赛在优势学科方面湖北在渐渐被湖南赶超,在弱势学科方面湖北在渐渐与湖南拉开差距。
http://jz100attaqd.oss-cn-qingdao.aliyuncs.com/forum/201611/08/090303fgm74tzttdnmtzgx.png
二、谈应试高考
前面着重的谈了一下学科竞赛,再来看一下普通高考。关于高考,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它被称作是目前来说相对最为公平的考试,寒门学子可以真正的拼一下自己的成绩进入名校。但是也正因为高考是看的实际成绩分数,唯分数论,所以又被人冠以应试教育产物的名头。
话说回来,国情之下,越是自主恐怕会越乱。所以反观我们的高考,至少现在存在是合理的。虽然有些人还认为不公平,但是可以说这是相对最为公平的考试。那么我们从全国的情况着手,一起来谈谈这个高考的现状。
有些人曾把湖北列为应试教育典范的省份,因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黄冈中学,在全国范围内出名,几乎读过书的学生都会接触到黄冈密卷或者白皮书。鼎盛时期的黄冈中学,同时拥有高考、奥赛和教辅资料三个品牌,这是现在那些名校所无法比拟的。
现在有很多人把毕业生奇多、高考上线率奇高的学校,称作神话,给予他们高考工厂的称号。除去黄冈中学以外,现在最被媒体关注的、被人们誉为高考工厂的有两所学校,那就是安徽的毛坦厂中学和河北的衡水中学。
安徽的毛坦厂中学万人参加高考毕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0%以上,还被有人称之为高考集中营。而河北的衡水中学更是有着奇迹的成绩,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超高,占去清华北大在河北招生人数的绝大多数;还长期获得河北文理科状元。
从2016年高考成绩来看,河北省文科、理科前10名,衡水中学各占9名。理科710分以上32人,占全省的84.2%;理科700分以上86人,占全省的54.8%;理科650分以上1115人,占全省的23.1%;文科670分以上20人,占全省的76.9%;文科650分以上102人,占全省的50.2%;文理科600分以上3145人。
随着黄冈中学没落之声,湖北的华师一附中变成了全国名校、强校。但是就单单的高考成绩来说,华师一附中难以和衡水中学相比,而湖北的高分层水平等也明显要落后于河北。
从2013年至2015年全国各省市一本录取率数据来看,超过20%的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其次是宁夏和青海。北京等前三强都是直辖市,在录取上占有很大优势。宁夏和青海又是比较特殊的区域,自然可比性不强。然而湖北和河北的全省一本率较为相似,都是10%多一点。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对比一本率没有用处,尤其是2015年及以前,各省试卷又不相同,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分数的含金量不同。确实在2016年高考之前,全国31省市的很多地方都是采用自主命题进行考试,而湖北语数外采用单独命题,文理综合采用全国卷。
但是2016年湖北省统一采用全国卷,全国26个省市部分或全部使用全国卷,既然大范围都是如此,我们可以看看各省最高分,都是什么水平。从一份各省高考状元排行榜来看,湖北省2016年文科状元652分,排在第13位。而第一位是713分的云南,第二名是706分的河北。湖北省2016年理科状元707分,排在第11位。而第一位是724分的河北。
湖北省文科状元652分在河北省占第178名,理科状元707分在河北省占第69名。而河北文科600分以上2407人,占总人数的18.69%;理科600分以上21651人,占总人数的10.30%。湖北文科600分以上146人,占总人数的0.11%;理科600分以上7208人,占总人数的3.69%。
其实不光有高考工厂衡水中学,在河北省还有很多强势的中学。正因如此,整体的高分人数非常可观。从这些数据上不难看出,单从高考方面,湖北于河北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http://jz100attaqd.oss-cn-qingdao.aliyuncs.com/forum/201611/08/090203a17z10lce7lu0z4u.jpg
三、谈国际教育
最后我们简单的谈一谈国际教育。随着留学行为越来越盛行,留学也越来越低龄化。正因为中国的家长看到国内高考的弊端,所以寻求国外的教育出路。而低龄化留学又不能被家长完全接受,所以在中小学阶段体现在国际教育上的就是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原本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侨民提供母语教育;但后来却因其教学环境优美,教育设施一流,教学方式与所开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人性化和个性化多元发展,而倍受中国中产家庭和富有家庭的推崇,发展迅猛。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无疑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国际学校的较早发源地和重要集聚地。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北京区域内经有市教委批准的85所国际学校,可分为三种课程体系:以引进美式原版教育课程的美式体系;采用英式原版课程的英式体系;采用IB国际课程的加拿大体系。其中AP课程和美国通用课程更受中国家庭的欢迎,所开设的国际学校比例在40%以上。
相比于北京,上海也统计有七十所国际学校,广州有三四十所国际学校,深圳也有三四十所国际学校。而对于武汉来说,国际教育这两年才刚刚起步。一部分体现在公办学校的国际部上,这些年用学校分校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部,实则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收着高额的费用,其实大多数走的还是国内高考路线,只不过给了那些没有过线的人一条低分进名校的路走。这种形式下的国际教育,其实并未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而更多的是成为招生乱象。
另外一部分体现在武汉市的国际学校创办上,这两年虽然武汉国际学校略显兴起之势,但是国际学校的数目屈指可数,发展才算起步,并且引进课程并未产生成果,也并没有结合地域特性进行优化。简单的看,只有几个国际学校走上招生正规,其他学校还在脱脚过河的状态。
从目前武汉国际教育的情况来看,只能算是正式起航,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来比,还相差太远。有人说相差八年时间,在我看来可能还需十年之久。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经济形势上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城市地位显然要比武汉强太多,它们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而武汉才被称作是1.5级城市。在国际教育这方面,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促进城市的国际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国际教育固然吸引人,但是没有钱的话,光想是不行的。单从武汉的这点来讲,不如这些一线城市。
二是从思想意识上讲,武汉更多的家长是觉得孩子应该在大学出国深造。哪怕是对国内高考不看好,也宁愿孩子亲身体会高考的残酷,让孩子和自己彻底死心之后,才走上一条出国路。真正意义上,接受国际教育,能让孩子从小、从初中高中就接受国际学校教育,准备出国的,还是少部分。这点上与整个城市的氛围有关。单从武汉的这点来讲,不如这些一线城市。
武汉是湖北省会,在国际教育这方面应该是全省的代表,武汉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地区。全省来看,国际教育的发展更是不理想,湖北诸多城市还是把重心放在了国内高考的出路上。
有业内人士曾说,长沙市着重护持雅礼中学等几所学校,所以湖南竞赛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在河北那些高中形成了良性竞争,相互促进,所以形成了一批的高考强校。
而对于湖北来说,全省最强的华师一附中,靠专县生从地市州招来500优秀生源,再加上武汉本地优秀学生,以特权优势占据优秀生源,处于全国强校之列,就这种形式常常被人批点。
但是并非所有优秀生源都集中到优秀强势的学校之中。武汉市省示范高中对本区初中的分配生政策,其实是一种区域保护。光武汉市就有二十多所省示范高中,七大主城区相互制衡,所谓名高互抢生源,把优秀生源瓜分太散,完全弱化了顶尖高中竞争力。
武汉市外来看,虽然部分城市诸如襄阳等地,有二龙竞争之势,但是毕竟力量太薄弱。而其他城市,要么是一家独大,没有形成良好发展,导致不进则退的地步。而要么是地级市中学和县城中学互夺生源,许之以诱人奖励,优秀生源也是分布太散。
综上所述,从学科竞赛、应试高考、国际教育这三个方面总的来看,湖北的教育还与其他省市有很大的差别。湖北省顶多算教育的大省,但是离教育强省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
作为一位湖北人,非常关心湖北的教育。希望在此发表一家之言,能够引起讨论。
也希望湖北的教育愈来愈强,那将是湖北人的福气。
本文为个人见解,愿意一起交流可以留言。
http://ww2/large/8b85032dgw1f9lm9ftzscj20go0godji.jpg
*原创内容,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