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蒋勋《岁月静好--自序》

在陪读过程中,不断的翻看蒋勋老师的台版书《岁月静好》。繁体诗文竖排,是一种历史文化,仿佛离得很远却又很近,可以对熟悉或陌生的某一个字细细审美。但繁体看小说很累,于是,晚上抽空将繁体字按章节慢慢打成简体字。
自序
岁月静好--我的日常功课
我不会用”脸书”,七年前,《联合文学》为所创作家架设脸书网站,因此有了脸书。
事实上,我对脸书的使用不熟,也没有太热衷的兴趣。很长一段时间,脸书设了,却搁置着,没有使用。
2014年10月,因为受台湾好基金会邀请到池上驻村,每天在田间走路,一边是蜿蜒起伏的海岸山脉,一边是陡峻雄壮中央山脉的中央山脉,175公顷的宽阔广大,走在田陌间,感觉到晨昏变化,节气推移,日升月沉,花开花落,随手用手机留下刹那光影,记注一两段文字,想与外界的朋友分享,因此开始在脸书发布,陆续积累了不少图文。
但是,我还是没有学会自已操控脸书,也有点懒得学,每次就把图文传给有鹿文化的林煜帏,或联合文学的李文吉,由他们二位发布出去。
因为是联合文学社的网页,我也很少上去看,偶尔朋友秀给我看,才知道有人阅览,有人点赞,也有人留言。
近几年,脸书也许是大众间新兴的社群网站之一吧,提供许多人交友,传递资讯发表个人意见,兼具社交、媒体的功能。
我在池上驻村,使用脸书传输我走过的季节,晨昏,浮光掠影,借手机相片文字做纪录,其实很随性,没有特别计划,也没有特定目的,大多没有评论,纯粹白描在自然间且行且走、漫无目的的的即时纪录。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如浮云,随意漂流,在一朵花前驻足,每一处山脚,每一处海域每一处河口,都像前世故人,日落余晖,不期而遇,仍然叮咛再三,水深波浪间,步步走去,都有慎重。
2014年10月到2016年5月,陆续发布在脸书的图文,由有鹿文化整理,编辑了编辑了《池上日记》和《池上印象》。我翻开两本书,看到随性的记录里明显贯着24节气时间的推移变化。
从立春到雨水到,从惊蛰到春分,从清明到谷雨,从立夏到小满......每两个星期左右,一次节气推移。应和着星晨流转。应和着风起云涌,应和着潮来潮去,应和着花开花落,日星月辰,......这些在工业文明都会现实里,渐渐被遗忘、失去了意见的节气,却在池上一个农村,时时被农民记惦在口中。
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与土地赖以为生,与雨水、阳光、风云赖主为生,要兢兢业业,时时刻刻记得自然的变化。日照的长和短,订出了春分、秋分、四时里刻画了立春、立秋、夏至、东至。惊蛰是大地万物从沉睡里惊喜,雨水是植物茁长的渴望,芒种、谷雨都是五谷萌生的记忆。到了小满,就是到池上田里的稻谷抽出穗,结了最初一粒粒圆圆的谷粒。
我喜欢立秋以后的处暑,是夏天的结束,也是民间说的【秋老虎】。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我喜欢的四个节气,早晚有凉风习习,清晨可以在树叶上看到一粒粒露水,空里流霜,夜晚可以灭灯看看耿耿星河。
气候变远了,都市里杀死了节气,这几年,小雪、大雪常常连树叶都不变色。东至炙热,吃着汤圆,心中忐忑。
回到土地,回到自然,认识节气,也许不是怀念乡愁,而是自然共变时刻留给都会人的救赎吧!
小寒、大寒走过岁月,跟四时依序绽放又依序零落的花朵一一问候。河口涨潮,汹涌澎湃,犹记得青春,热泪盈眶。些时潮退,一波一波,在沙石泥泞中缓缓迂回退循逝去,学会舍离,学会退潮离岸的告别。
我在节气里做救赎自已的日常功课,知道岁末寒冬。冷到极致,再过两星期,就是立春了。
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不言不语,不动声色,数千年来,它的无言中,看过多少朝代兴亡,有多少人仰马翻的嚎啕涕泪。
朝代兴亡,涕泪丧乱,使历史惊动。
然而,朝代兴亡之上,还有岁月静好,可以静看山静云开,静听鸟啼花放,无一点爱憎,无一点喜嗔,不哭不笑。
把这几年的脸书做日常功课的图文,重新编辑成书,我合十敬慎,为众生祈福----岁月静好。
谢谢文娟、丽玲细心编辑,谢谢秦华设计。
2019年岁末,小雪刚过,大雪小寒之际,珍重,珍重。
蒋勋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