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精彩语录(第一辑)1-10回

标签:
蒋勋红楼梦 |
自 序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红楼梦》仍然在许多人的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读都那么不同,就像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红楼梦》的作者通过一个一个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上进",为什么"洁癖",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慈悲"其实是真正的"智慧"。《红楼梦》使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领悟"慈悲"的意义。"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红楼梦》最迷人的部份全在生活细节,并不是情节。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美。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宝玉,其实是《红楼梦》中的菩萨。宝玉爱每一个人,他的爱都没有执着与占有。《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正是宝玉的本性。
▲《红楼梦》的阅读,因此是一种学习"宽容"的过程。
▲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什么是"青春"?青春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它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
▲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也许到最后一天,还是搞不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命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
▲如果作者要写的是自己一生的梦幻,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你,知道是空,你还是执著。知道归知道,执著归执著。《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著。
▲"还"这个字,相对于"痴",是《红楼梦》的主题核心。所有的"痴",都是因为要"还"一些东西。
▲我们讲"三生石"是相信生命不只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这个缘分,生我之前谁是我,死我之后我是谁。这种缘分轮转的因果是《红楼梦》的主题。
▲权力、财富、情爱,在执迷不悟的时候,都是真的;经历过了以后,可能都是假的。
▲《好了歌》所有一切,这些"好",到最后怎么"了"。人生中最后的领悟是怎么去跨过"好"这一关,变成了"了"。"了"是结束,就是了却了,了结了,了悟了。"好",才有意义。
▲我不觉得《红楼梦》是一个让你领悟空幻的小说,即使一秒钟的缘分,如果珍惜,它就是很深的缘分。作者写他这一生当中接触过的所有女性与朋友,他要一一记录下这些缘分。他不觉得短长深浅有什么重要,因为他们都是一起下"凡"历"劫"的。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其实是讲人最后的绝望之处,就是你如果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至于到绝境。眼前如果没有路,你就回头是岸吧。这其中隐含一点禅机。
▲癞头、跛足反而是一种天机。庄子认为哲学里面所有讲道和悟道的人都非常奇怪,都是五官四肢不齐全的人。他不让人家看出来。这跟我们认为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刚好相反,因为佛、道都是在讲生命经历过一些幻象之后,不在意自己的形貌了,他会化身为一个怪里怪气的人出现。
▲我过去讲人性历史的时候,会用到圣洁跟沉沦。我们向往圣洁的东西,同时我们有一个向下的东西。早上应该起来,可是不太想起来;今天应该很认真工作,可是有一点懒懒地不想工作;觉得这个东西不该拿,可是又有一点儿想拿。作者要讲的是:人不是绝对没有一丝欲望。这个深沟大壑里的邪气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它就偶然透露出来。他在讲人性,它是两个不同的气交错着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好或者坏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备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这两种力量其实是纠缠的,有一个拉扯的关系。
▲《红楼梦》作者列出来的人物都是活出真性情的人物。也许在古代社会里,一个画画的人,其实就是奇优名倡,根本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是他完成了自己。所以在封建时代,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个作者竟然为所有这些社会地位不高的人物正名,说出了他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红楼梦》很明显地为所有想活出自己的人树立了榜样。这些人也许很辛苦,可是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极限。
▲这里的人性不是一定要把自己设定到悲壮的程度。而在什么时代你才可以做那样悲壮的人呢?你希望你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你要去制造这个时代的悲剧吗?还是你要活出你自己?
▲作者列出这些人来是希望大家知道,历史上还有一些人是真正活过。我们有时候常常会问自己,到底一生有多少时间是活给别人看的。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红楼梦》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儒家的世界,一切的东西都可以规范到非常严格,还有一个世界是园林的世界,可以恢复自我、恢复个性。
▲有时候,一个人事实上从来没有见过,却感觉好像见过。有时候一个地方从来没有去过,却觉得自己曾经去过,甚至知道转过街角会有什么东西。在那一刹那,你会吓一跳。有时候听到一些音乐或者读到一些诗词,会觉得似曾相识。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佛教中常常把这叫做宿慧,就是你前世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在这一世里它的记忆还没有断。
▲《红楼梦》是一本批判性很强的书,作者批判儒家道统,也批判自己。他不认为人活着只有忠和孝这件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实现,活出一个独特的自我。
▲我一直觉得黛玉的存在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对宝玉特别有缘的一个存在。
▲能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才是真正的宽容。
▲宝玉表面看起来非常滥情,几乎无人不爱。而同时他又非常深情,人世间美好的事物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拥有,这个美好对他来说就成了最大的折磨和惩罚。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文学的有趣在于它常让你忽然一惊,我们通常会一下子想不起生命最本源的那个东西。
▲甄士隐听了《好了歌》,了悟出家,而贾雨村却进入了人世间最污秽肮脏的那一面。贾家和贾雨村其实都在红尘中,充满着人世的纠结。
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我觉得作者触到了生命里的一个本质的东西,这个本质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的,是我们从来都不敢说的。你会发现你的一生中,当你决定跟一个人结婚的时候,其实对另外的人可能就是遗憾。《红楼梦》中隐含着很奇特的意思,是说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遗憾。
▲对作者来讲,人世间的美好幸福是不能全得的。有所取,就有所舍;有所得,就有所失。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很有趣的象征,好像俩人合在一起才是完美,如果她们是两个人,就永远不完美。所以在作者幻想的世界里,在判词当中,她们变成了合在一起的生命形态。
▲《红楼梦》告诉我们,结局不是最重要的,人怎么一步一步走向那个结局才重要。
▲作者在看人生的时候有一种透彻,他不是在评判人的好坏,而是在阐发一个道理:人的命运悲剧是个性的悲剧。
▲人生最大的学习是,你不敢轻易嘲笑任何一种命运,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福祸都在旦夕之间。我常常看到有朋友刚刚在笑完别人的下场,没多久自己就发生了更不幸的事情。我看判词最大收获是,从中发现了作者的悲悯,他在提醒众人,谨慎惜福。
▲我有时候想,人到底该不该领悟,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执迷、眷恋、牵挂、执著构成。彻底领悟的时候,大概就是要走的时候。
第6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的悲哀,荣华富贵也可能是一个悲剧。
▲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富贵竟然也是另外一种束缚、包袱。有一天可以到田地里过这么朴素的生活,反而是一种救赎。
第7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黛玉对生命有一种大彻大悟的空幻,她觉得生命里没有什么东西真的抓得到,即使现在抓到,将来还是抓不到。
▲东方整个的命理、医学、哲学系统,都建立在对自然大循环的观察上。作者也许觉得大自然当中有真正的秘方,人应该学习怎么样走向大自然,而不是在人世的纠葛里热衷名利。
▲人生本来充满着意外巧合,充满了偶然,充满了带给我们意外的领悟。
▲一个好的作者本身是隐藏的,他只是让我们看到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不同的生命各有他们的风格和特征,都是不可取代的。这是《红楼梦》最精彩的地方,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性格。
▲《红楼梦》常常用到“痴”这个字。没有逻辑没有理性就叫做痴。这个痴是看到了一个东西忽然让他发呆了,生命里没有这个部分,生命不会真正激发出惊人的美。
▲《红楼梦》是一本忏悔录。
第8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有时候我们看小说,其实也在看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平凡到没有什么事发生,可是它在生命里都是不能分割的重要片断。
▲文学和艺术不是一个道理,而是能真正让我们看到有血有肉的生命过程。
▲宝玉这个十三岁的男孩子,有一种奇怪的寂寞,而这种寂寞使他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的。麻烦的是,他要这个人快乐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就不快乐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到最后,他夹在当中左右为难。
▲宝玉根本不觉得他们之间是主仆关系,只觉得这些爱这么真诚、这么实在,他好几世都还报不了所有人的爱。曹雪芹说,他这一生碰到了这么多的女性,他觉得不可因他的不肖而不流传。他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的人,一辈子什么好事也没有做过,可他碰到了这么多女性,体味过这么多伟大女子的爱,他要去记录她们。
第9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一个人可能同时对异性和同性都产生非常大的兴趣,感情的联系绝对不能二分,如果是二分就成动物了。你会因为一个人的善良爱他,因为一个人的智慧爱他,因为一个人的学识爱他,因为一个人的身体美爱他,也会因为各种原因爱一个人,都跟性别没有绝对的关系。
▲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可以简单到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可以用“一清如水”来形容。
▲读书是什么?是让他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始认识生命,知道爱恨,知道生命中的各种现象。
▲好的文学一是求真,二是要有细节。
第10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对于个人而言,每一次读《红楼梦》都会发现未曾发现过的东西;对于时代来说,不同的时代也会发现《红楼梦》不同的意义。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一幅好的画一样,可以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新的启发。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是没有预设立场的,所以《红楼梦》才会成为伟大的作品。
▲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红楼梦》在现代意义上仍然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
▲《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
▲我在读《红楼梦》时常常提醒自己,小说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不觉得我是在外面观察这些人物,或者赞美、批判他们。好的文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你会思考应该怎么去调整自己个性里的这些部分。这个小说的精彩是真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宽广。
▲我常常试着用文学做我的救赎。好的文学不是去骂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而是必须找到他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的原因。
▲《红楼梦》不是在大学的文学系里可以学到的东西,它是人事脉络,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的脉络源于作者对于所有人的关心,这样形成的一个秩序系统。
▲我们在人世间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我们可以抽身去打量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时候,人就会变得宽容,就不会把这个角色变得很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