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读书心得
(2017-12-25 16:03:22)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这本书研究范围跨越了0-8岁整个儿童早期发展的年龄段。书中运用大量图片和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创设学习环境和建构课程的知识。
幼儿在早期心智快速发展期间,需要轻松愉快地环境,摆脱束缚、放飞天性,享受人生最初的浪漫,但这种自我舒展不能够是没有限度、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一味的玩耍甚至恶趣味的游戏是一种放纵,所以儿童教育需要我们这些早教工作者的专业性的干预与指导,不仅需要父母在家的呵护,更需要一个特定的集体环境。而《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则立足环境,从精细的角度,以学术理论和实际案例为基础,指导广大专业教育工作者创设环境,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创设这种有序、整洁且美观的环境的第一人,精心设置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哲学的关键要素。她说:“教育对儿童的巨大影响,是以环境作为工具,让儿童受到环境的浸染,从环境中获得一切,并将其化为己有。”因此,我们平常人眼中游乐园一般集齐童话元素的幼儿园,绝不能仅是游乐的场所,它应该是寓教于乐、被教师加以运用的最大教学工具。根据学习与教学经验,我的心得是,首先,我们要保证儿童人身安全,使其远离尖锐刀具、电器等危险器械,这也是最基本要求;其次,保持环境的有序十分重要,它可以防止儿童为寻找材料而浪费精力。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的结合亦十分重要,环境中的各个材料需是符合儿童使用习惯,能够被儿童运用到的器械,在此基础上,美观的器具更有吸引力,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艺术鉴别力。
在阐述环境重要性后,书中大量章节都是从细节着手,提供切实可行的环境布置建议方案。总体上说,儿童环境布置管理是指教师在环境布置过程中通过引导儿童赋值与赏值来激发和满足儿童的有关需要,进而达到改变环境,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儿童环境布置之所以需要教师的管理是因为:首先,儿童环境布置的目的是内隐的,即儿童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就是目的。换句话说,这个过程中的儿童的认识、情感、行为的一系列的变化就是目的。而儿童的变化的性质、速度如何,既需要教师甄别,又需要教师调控。其次,儿童环境布置的内容是鲜活的。儿童环境是儿童成长的教科书,它既包含着儿童丰富的生活经验,又蕴藏着社会文化的积淀,这丰富的意蕴需要教师引导儿童去体悟、去表现。还有,儿童环境布置过程是开放的。儿童作为环境布置主体与环境布置客体在信息、能量、经验等方面发生着交换活动,彼此互动。这里的交换与互动也离不开教师的组织。最后,儿童环境布置的评价是多元的。它一方面涉及到儿童对环境的有效影响,另一方面又包含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质量。这一过程更要求教师予以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自身的主观意识与创造力,第二章《为儿童创设平等、合理的情感支持环境》就强调了儿童在环境中的主人地位,因此我们也应重视激发儿童自我意识,鼓励其参与环境布置活动。自我意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主要包括自我感觉和自我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其主动参与环境布置活动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自我感觉的获得有助于其将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并逐渐知道自己的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此外,儿童的自我评价的形成有助于其建立适宜的自我概念。比如对自己的布置环境的能力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形成“我行、我能干、我可以”的概念。当他们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而在环境布置活动中又只能成为 “看客”时,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被剥夺感,从而萌生参与环境布置的愿望,并希望在环境布置活动中显身手。既然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引发儿童参与环境布置活动的需要,那么,教师就要善于唤醒儿童的自我意识。即在环境布置活动之前,教师要通过积极的评价帮助儿童形成自我感觉,建立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