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翻译家文档(148)郝建恒
(2021-10-20 19:38:08)
标签:
转载 |
龙江文化建设终身成就奖郝建恒:致力中俄文化交流-中俄-省内要闻
2008年12月31日 黑龙江新闻网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中俄关系史学家、翻译家、俄语语言学家、俄罗斯学家……能使这些称冠集于一身的人,可以想见其知性的厚度与实力。今年已80高龄的郝建恒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案头还摆放着成堆的俄文资料,正在编著《黑龙江中俄关系史》(第一卷);他用俄语给我们朗诵诗歌、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领我们一下子走进了他多彩而辉煌学著岁月。
郝建恒是山西人,因外语天赋突出,思想积极进步,1949年从华北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了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黑龙江大学前身),从此便和俄语、俄罗斯文化结缘。他在授业的同时参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俄语语法》,还主译或参与编译了《俄语读本》、《俄语》、《文艺翻译问题》等。建国初期,高校俄语专业的翻译课是一门新设课程,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郝建恒就和同事们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主译的《俄语》(上、下册),在我国俄语界具有广泛影响,一些俄语院校把它选做学生的必修教材,培养了几代俄语工作者。他培养的学生曾担任乌克兰、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大使,可谓桃李天下。有一年郝建恒来到莫斯科,在中国大使馆门前,他的学生列队欢迎,行90度敬礼,当时他的眼睛就湿润了。如今事隔多年,再次向记者介绍这些时,郝老先生依然激动不已,泪水溢满眼眶——他对学生的挚爱和对事业的挚诚,让人感佩。
1973年,郝建恒调入黑龙江省社科院,从事中俄关系的研究与翻译工作,并致力于中俄文化交流史研究,尤其在两国文化交流和中俄人民友谊活动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那时,他几乎每年都要赴俄几次,高超的翻译水平和对俄罗斯民俗的精通,往往令对方惊叹不已。一些俄罗斯友人来黑龙江时,都慕名专程前来拜见。
尤其令人钦佩的是,郝建恒还翻译了许多俄国文学作品。《故乡》、《洪流》、《高尔基传》、《莽原》……都成了那个时代文学爱好者爱不释手的俄罗斯文学。他译著的《哥萨克在黑龙江上》,后来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傲雷一兰》。
50多年来,郝建恒出版著作和译作39部共49册,这些著作和译作对沟通两国人民思想感情,增进中俄人民友谊作出了特殊贡献。1996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以表彰他在中俄关系史研究和在中国翻译、传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作品方面的卓越功绩。1999年,他又荣获了俄中友协颁发的俄中友谊功勋章;2006年,作为中国“俄罗斯年”的重大文化项目,俄罗斯作家协会代表主席、著名作家瓦•加尼切夫,专程向郝建恒授予《俄罗斯作家协会会员证》,这样的荣誉,全世界只有10人,黑龙江省也仅此一人。
郝建恒,生于1928年9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俄罗斯历史研究领域造诣很深,成就突出,为繁荣发展我省宣传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1952年开始撰写、翻译书籍46部(56册),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传略被辑入《世界名人录》、《国际名人录》等60多种书中,是新中国中俄关系史的开创人之一。在新中国第一个提出开拓中俄关系史新领域,提出了中俄关系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百度百科》
郝建恒:男,汉族,1928年9月25日出生,山西榆次人,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资深翻译家。
简历
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
1949年至1952年在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黑龙江大学的前身)学习并留校任教
1996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
1999年荣获俄中友协颁发的俄中友谊功勋章。
俄罗斯国家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人大十七届代表
中国译协第三、四届理事会理事
黑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译著
文学作品
1)《瓦杜丁将军的道路》(时代出版社)
2)《苏联青年作家小说集》(中《人活着》作家出版社)
3)《故乡》(上海译文出版社)
4)《洪流》(合译校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高尔基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托儿斯泰和俄国作家通信选》(校订)(上海译文出版社)
7)《从边上数第三个窗口》(上海译文出版社)
8)《莽原》(合译校订)(北方文艺出版社)
译著
1)《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伯爵》(合译)共三册(中译本3册)(商务印书馆)
2)《十七世纪俄中关系(1686—1691)》第二卷(中译本4册)(合译校订)(商务印书馆)
3)《满洲人在东北十七世纪》(商务印书馆)
4)《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商务印书馆)
5)《阿穆尔边区史》(商务印书馆)
6)《阿穆尔州地志博物馆与方志学会丛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苏联经济改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俄美公司》(商务印书馆)
9)《秘而不宣的使命—乌梁海纪行》(商务印书馆)
10)《黑龙江问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布拉戈维申期克被围与攻克瑗军记》(商务印书馆)
12)《外交辞典》(第一卷)(东方出版社)
13)《历史文献补编—十七世纪中俄关系文件选择》(商务印书馆)
14)《远东中俄经济关系》(校订)(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5)《俄国史教程》(第四卷)(商务印书馆)
16)《中俄关系史译名辞典》(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7)《攻克瑗军》(商务印书馆)等译著出版41部。
报摘
郝建恒——“好大一座桥”
由于郝建恒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所作的贡献,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1996年4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了向郝建恒教授颁发荣誉博士证书的仪式。
我们之所以称郝建恒是好一座好大的桥,就是因为他是著名的翻译家、中俄关系史学家、俄语语言学家等。他从事教学、科研和翻译已50多年,出版著作和译作39部共49册,发表文章数十篇。这些著作和译作对沟通两国人民思想感情,增进中俄人民友谊作出了特殊贡献。
郝建恒——使读者在读译文时如同读原著
郝建恒教授在翻译每一部作品之前,都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反复阅读原著,把作品里的一切事件和人物在脑子里酝酿成熟,不断培养对作品人物的感情。
如他在翻译《莽原》时,就查阅了很多俄文资料,做出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将作品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欣赏,又能让读者不至于过分吃力就一目了然。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郝建恒教授一直提醒自己。正因为如此,他的译著在中国读者中广泛流传,产生强烈反响。
郝建恒——地道的“俄国通”
郝建恒教授翻译了很多俄国文学作品和文化作品,又是研究俄罗斯语言的,同时又是研究中俄关系史的专家,对俄罗斯比较熟悉,在多次访俄活动中,已与俄罗斯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对俄罗斯的许多城市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情况了如指掌,什么商店在哪里?什么单位在哪里?甚至大街小巷都说得一清二楚,可以说是“俄国通”了。
1986年秋,郝建恒教授随中国博物馆代表团参加莫斯科列宁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令他赞叹不已,他用流利的俄语与馆内工作人员交谈。苏联朋友奇怪地问他:“您的俄语怎么说得这么好?”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着用俄语背诵了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即使我是一个年迈的黑人,我也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俄语,只因为列宁讲话用的是这种语言。”通过郝建恒一席话,中俄同行之间的情感立刻就沟通了,他们把中国博物馆代表团特别是郝建恒教授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孔夫子旧书网》
俄汉汉俄商品名词典
书籍作者:郝建恒
图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