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小古文
(2014-03-04 15:33: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香一瓣 |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日 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猫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南辕yuán北辙zhé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 将奚xī为北面?” 曰:“吾wú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wéi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yù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yú物无不陷xiàn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zhàn波,纷披掩映,如列金铺绣。览胜者咸xián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大学》全文及解释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yǐ。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