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的格局
(2025-06-20 14:14:09)
标签:
历史 |
分类: 政治与经济 |
環顧中國內外,宋人於遼金元西夏,都處於劣勢,於高麗日本、大理也沒有天朝上國的地位,相對於漢唐,宋人不再是東亞世界的中心,而面對北方的強鄰,宋人可謂居於弱者的地位。
漢唐的中國,有一個多重同心圓的網絡,以安排中國與四鄰的關係,遵循古代文化秩序與政治秩序疊合的理想形態,五服或九服的結構中,中國居於中央,由此一層一層推展不同的政治單元與中國的相對關係。冊封朝貢的制度由此紡織列於天朝上國的四周。漢代的歸義候王及唐代的羈縻州府,加上屯戍的軍隊,也都是維持普世帝國秩序功能的運作方式
。唐中葉以後,這一理想秩序已經明顯崩潰,宋代的中國本部已經不同去有普世帝國的格局,中國其他部分的遼、金、元、西夏都是由部族國家進入中國。在制度方面,他們必須保留自族的傳統,又難免吸納帝國的框架,卻終於是兩者的湊合,不能發展爲普世帝國。雖以蒙古的狂飆歐亞大陸,建立了一個空前的龐大帝國,卻不能融合爲一個普世秩序,終於難免分崩離析,解散爲幾個地方性的汗國。宋人地處中國本部,繼承中國政治文化的傳統,普世帝國的朝代,終究是歷史上留下的記憶。唐代帝國的華夷胡漢意識並不強烈,宋人則於夷夏之辨十分認真,而民族意識於普世帝國理念不能兼容。
摘自《萬古江河》許倬雲,
2025.6.20仙居縣商務中心寫字樓西931
前一篇:歷史:忘戰必危,好戰必亡
后一篇:藝術和商業的帝國: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