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属于印度教吗?瑜伽是否有宗教性?”我身边对瑜伽略有所知的人 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今年1月曾由“美国印度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带瑜伽回家”运动,就曾在美国引起瑜伽的宗教性大讨论。瑜伽究竟是属于印度教范畴,还是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仅在美国,就有1500万人常年修习瑜伽,现在正流行的瑜伽教学中融入了许多基督教的内容,修习者并不像传统瑜伽课那样在老师带领下发出长长的“om”之音,而是由圣方济各的简单祷告词开始。论战迅速升级, 远远超出身为泌尿科医生的第二代在美印度人Dr. Shukla当初的料想。他坦言:“我们当初开展这场瑜伽归属权运动,其实真的只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考虑。孩子们去上学,告诉别人自己是印度人,没人会对他们说,‘啊,了不起,印度人给全世界带来了瑜伽’。他们只会问他,‘你属于哪个种姓’或者‘你会向神猴祈祷吗’,因为那就是美国人心目中对于印度教的全部理解。
瑜伽的哲学理念最初出现在印度教的经文中,之后也一直是印度教教义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瑜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教尚未诞生之时。”和一些宗教史研究者一样,戴斯蒙德也相信,瑜伽源自公元前3000年来到印度的吠陀文明,远远早于印度教的出现。
瑜伽,历史上很早就作为数论哲学派的修炼方式,而数论派是基于无神论。这么说,大概可以理解一些。同样情况,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都将瑜伽作为自己的修炼方法来采用。瑜伽和宗教的关系大致可以这么看。虽然不同宗教在使用瑜伽这个工具中,会有自己的解释和发展,但不应该改变瑜伽的根本。
瑜伽,实际上更应该作为一种认识人类自我、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途径。本质上并不具备宗教性,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宗教都可以将它作为工具的深层原因。同样,我们也是可以仅仅将瑜伽作为一种工具,至于你是为了健身还是其他,悉听尊便。
锻炼瑜伽,从功效上说,就如许多基督教徒体验的那样,是会对强化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帮助的(通过对自身的深刻了解,更深体会那无所不在、不生不灭、创造万物的“灵”)。不同宗教通向的目的地虽然表面上有所不同,但正如 Ramakrishna以及其他圣哲所亲身证悟那样,是相通的。区别,仅仅是道路及其名相的不同而已。
总之,锻炼瑜伽,或者说瑜伽修炼,是不必担心和任何宗教相冲突的。
另,瑜伽背后经常有的宗教理念,这里是指现代瑜伽传播者的宗教背景(不容置疑,绝大多数来自印度的瑜伽师是印度教徒,绝大多数瑜伽书籍的作者也是印度教徒)。说“经常有”,是指通常情况下,瑜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宗教理念的结合比较紧密。但是,这也不是必然的,这在瑜伽西进的过程中也是表现显著。绝大多数瑜伽传播者也在有意无意地去除宗教的影子,这也是瑜伽的福音。
为什么有些西方人不喜欢唱颂(除了OM SHANTI)?我们也可以从中加以思考。
瑜珈的目的在于静心或者说冥想,健身的功效是自然是副产品,瑜珈是很好的修炼途径;至于宗教上的差异与东西方文化不同有关,其实西方宗教中没有灵修的做法,因为西方文化过于理性,但仍有修道士,他们同样会静默。宗教不应成为修行的阻碍,这就好比中国的气功,原本来自道教的修行方术,但后来却在国内火了那么多年,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可其中有几个人信道教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