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48:警觉这些“出格”的事情
(2022-04-11 20:41:5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48:警觉这些“出格”的事情
时间去哪里了?
整天忙,很累!,虽然闲着,就是无法集中精力心思和气力干该干好的事情。还有就是,我在刷屏,消除心中那种莫名的烦躁和不安。
这些都不是答案,另有一个问题,就是我春节之后,一直在读一本电子书——《草根石布衣》。
畅谈以后的推荐
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了。
这是稍有的一种:是沉沦,也是升华。
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都被这种畅谈攻陷,或者说整个身心都沉沦其中了。也是升华,在这里我努力捕捉着心灵亟需抓住的一种,就像是孔子“我不复梦周公”的慨叹!
看着内弟品味很高的畅谈,我坦白了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困窘,甚至是与学生的正常的沟通交流。冥冥中,我似乎有且是不应该有的交流障碍或者莫名其妙的一种人际交往方面的焦虑。
我谈到自己本来是坚持不浪费五分钟的,可是还在一些电子书目或者其他一些视频上浪费一些时间,好像让自己的灵魂透透气。看过了,透过气了,感觉很后悔——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本来可以建筑心灵大厦的时间精力乃至情怀智慧的砖石消失了。
我用每日一叙,锁定了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所以看出这些“出格”的事情,很有些强迫症的意味。
矫枉必过正,经验告诉我:一个懒散惯了的,如果不是这么特意的矫正,就过上了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日子。油腻得最终感觉不出自己的油腻。
我讲了一个自己与学生言语交流中的一种尴尬,以及我自己千方百计化解通过写叙事化解的过程。
内弟给我讲了他遇到一些尴尬和自己比较满意的化解过程。我努力记着解读着,第二天就选用了其中的一个素材写成了一篇短文让内弟看。
内弟给我推荐的这本电子书,我也使劲记下来了。
我平时看的电子书,都是漫无目的的,就像是看那些视频一样。
内弟介绍这本电子书,针对我的诵读经典后的足迹走不出更好践行的新路。
起初,当我习惯性的看那些无聊的电子书和视频的时候,我开始专注的看这本电子书。因为习惯告诉我,在以后的叙事中,这种活动会被记录下来,会对此进行甄别,会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我的情绪念头言行的种种,都是一种经营,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通过关注叙事等办法进行备案,还要提到董事会上进行讨论——就是我反思正思乃至叙事的过程。一切有意义或无意义,都在这个过程中有个提炼纯粹的过程,我正是靠着这种所谓的每天多努力一点点,致敬我的人生或每个情绪念头言行的。
站着、躺着的“出格”
站着的出格,就是我习惯了去做家务,当然是相对于之前的自己,而且肯定做着一种超过二十一次重复的坚持。
“你做的一些啥!上一边去,看我做!”妻没有了过去类似的强势,而是遵从了我的意见和建议:“我是一个劳动或做其他家务比较不敏感或不精致的人,不要被我的拖拉或者粗疏恼火,而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等着我这个醒来乃至行动起来比较迟缓的人。
其实,听着妻在灶台上放碗筷或者炒勺菜板等很重的声音,我知道妻子的气力不如从前了。我这样主动承担起来,可以让妻身心得到一种舒缓,另外可以更好锻炼我的心脑——走出备课上课写读后感或教育札记的圈子,更加粘些人间的烟火气。
看着自己做的饭菜妻子吃了,就像是自己辛勤的备课上课时学生认真听讲努力写作业一样有成就感。
干完了,顺便抹干净灶台,将厨房收拾回复原样,我也挺有成就感的。而且这种劳动,也锻炼了我的体力,可以说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吧。
中午做完饭,需要凉一凉,我有好睡午觉的习惯,在学校里是双盘着在椅子上调休,妻也觉得不饿,一般就让饭菜稍微凉一凉。
我躺在书房的床上,于是进入《草根石布衣》的境界中。
一章, 两章,三章,的确听吸引人的。每章大概是两千九百字,一直看得我真的累了,需要躺着安静地休息。
回想起来,石布衣的一些做派,他的一些情绪念头言行,对我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我差点就将他作为自己更好成长的样板了。
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已经看了三百多章,大概有八九十万字了,这种认真程度是空前的。我甚至都要准备给自己亮黄牌了,因为这样极大的消耗着我的眼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似乎在石布衣身上,看到了这样一种若隐若现的脉络。
石布衣,让我想起了就像是石布衣那么大的时候,我也有过类似的憧憬或向往,只是这些憧憬或向往很快在现实面前被碾碎,甚至随着岁月的尘埃烟消云散了。看着石布衣的故事,这些曾经的情绪念头言行中的小美好,似乎又回到我的心中,我似乎又回到了那青葱的岁月。不不是青葱的岁月,而是青葱的朝气蓬勃的一种精神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在我五六十岁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初心或不忘初心的努力前行。我希望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努力,让我的人生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更美好,让他人和社会也因为我的点点滴滴的更多努力而受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更好经营,我似乎看到了书本中或现实里更多更好的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