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1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学如同登山,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在登攀的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与问题。为了解决困惑或问题,就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于是就有了登攀,这种登攀在教学相长的道路上不断发生着,等登上顶峰,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为了一个或几个问题,乃至为了无数次的困惑问题停止了前行或登攀的脚步,我们就无法领略学习成长路上更美好的无限风光。
加油,同学们!
见怪不怪,问题自在
西安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问题,完整回答得只有一半左右,另外接近一半的都回答不完整。一个个出错,让我一次次陷入了反思:是我讲的有问题,还是学生理解有问题。明明有参考答案,怎么不改呢?还是认为这样做就可以算对。
记得在课堂上,为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只要学生说得稍微沾边,就鼓励。不会给学生误导了吧,记得当时我都是在认真总结一下比较规范的和完整的答案。
这个问题出错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一遍遍掏井一般的探寻着,一边想着一些对策。这就是地理学习中的小事细节,这里面有个心态和理念的问题,有个学科素养的完善提升问题。
说是小事细节,这个问题没有学生空着的,都回答上的一点点,说是正确吗?则还有差距。或者缺了三分之一,或者缺了一多半。
想到前几天听孙老师的钉钉课,其中孙老师对工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梳理让我心中一震。是啊,学生缺乏的是这种高屋建瓴的视角,仅仅通过做一个个中考题,很难有这么一种正确分析的角度。我们经常说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全面,那么真正全面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我没有给学生这么系统讲过,孙老师的钉钉课,给学生很好的补上了一节课。
系统梳理,查缺补漏
有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如辽中南工业基地水陆交通便利,煤铁石油资源丰富),还有劳动力、技术条件和历史条件,还有农业基础(比如轻工业很多以农产品为主),还有市场情况和政策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