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602:拥有更有趣更有意义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
自己生活的状态,就是自己自我教育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和有趣。
学着“逼”自己做家务
“你怎么又去做饭了?”
“我不做,还能等着吗?”
“你等着我做!”
“你为什么要我等,你早来做了,我不就不做了吗?”
“我现在确实累了,我稍微歇歇就去做。你抢着做了,我就勤快不起来了。”
“你是说,让我和你靠了?”
“对了!勤快媳妇带出懒汉丈夫嘛!”
最近一段时间,我与妻的一段对话,经常有以上内容。
在我的坚持下,本来身体不好的妻不再坚持抢着做饭了。
本来我正常上班就够累了,早饭晚饭还要自己做,就更累了。想到这样可以避免妻因劳累发病,就坚持下来了。怎么解决自己体力精力不足的问题呢?我加强了锻炼,诵读经典拓展心胸,坚持有规律的健身强健体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真的感觉自己的身心强健了些。
学做家务的收获
做家务劳动,不仅是一种付出,对于做教师工作的我也是一种收获。每天除了看书写文章,就是上课以及其他形式的与学生互动。这些活动,脑力劳动居多,每天有做饭的活,对生活也是一种调剂。
洗菜、切菜、切姜辣椒熟锅炒菜,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变化发生后,新鲜生菜成了食物之一,这就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还有蒸馒头,一遍遍的圈面,大概用四五十分钟才将二十来个馒头的面圈好。等馒头出锅,刚出锅的馒头滋味比从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做的饭,才算是英雄好汉!”一件小小的家务活,让我找到了一种精神文化上的归属感。
孩子成长与学做家务
近年来,我经常传播这样一种理念:学做会做坚持做家务的学生更有出息。
现在很多孩子,除了看书就是做题,没有什么劳动和社会活动可参与,在家里干家务也搭不上手或者父母直接不让孩子干,怕耽误了学习。
这样的孩子最可怜了,连扫地抹桌子洗菜做饭刷碗等活都不会干,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很容易气馁。在父母和老师的催促和逼迫下,勉强拿着一本书或者作业本做出学习的样子,其实他们早已心不在焉。
现在学生参与各种艺体学习,参与一些科技制作活动,也是一种转化学习上挫败感的很好办法途径。其实,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学做家务劳动,实际上最容易做到且最有效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好了促进父子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很多在社会上做得风生水起的青年人,都是斜杠青年,就是他们有多重生产或工作技能。作为学生不仅学习文化课知识,也学习一些成长必需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而且两者相辅相成。
做更好的自己是关键
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有趣有意义,家长把做家务做得有趣且有意义,则能引导激励孩子积极参与进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家庭生活。有了丰富生活体验和学习历练的学生,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为更好成长奠定基础。
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真正的起跑线。现在很多人误读了起跑线,让学生过早参加补习班,或者参与自己不喜欢的兴趣特长班,都是一种拔苗助长。如果家长是万事俱备的顺势而为还可以,如果是出于自身对学生成长的焦虑而为,已经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了。
学会更好成长,首先要让自己找到完整成长的感觉,其次引导激励学生找到完整成长的感觉,其次千方百计努力坚守之。
面对学生成长中的不如意,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其实可以用一个办法搞定,就是用自己的好好学习带动学生的天天向上。如果觉得需要改变的只是学生与自己无关,已经走到一条弯路上去了。
优秀的家庭教育和优秀的学校教育一样,都是水与鹅卵石的载歌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