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865:对学生,要赢得先要懂得

(2020-01-12 19:02:4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865:对学生,要赢得先要懂得

一堂之所以被称为好课,关键是学生从中受益——或在知识技能艺术方面,或在人生智慧修养方面。

懂得学生,及时因势利导严格要求,才会真正赢得学生!

学生偶尔捂耳朵

讲课时,声音会逐渐变大;情急之中,声音不自觉也会变大。这个时候,有个学生就去捂耳朵。

最初看到这个动作,我就将声音放低一些。在这种被动的调整中,我常常找不回上好课的感觉。

后来,我双盘着上课。学生一捂耳朵,我先是调整了的心态,变得柔和活泼一点。

由于捂耳朵动作的提醒,我将课堂语言调整到一种让学生更舒适和美好的状态,整堂课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我不再抱怨这个学生毛病多,而是觉得应该好好感谢这个同学的提醒!

带有脏字的话语

课堂上,学生话语带有脏字很少见。这种语言,对美好的课堂气氛很具有杀伤力。

以前说脏话的学生,常起恼恨之心。

双盘着的我,发现说这种脏字的时候,一般伴随着一些异常现象。举个例子:

一次我双盘着上课,对一个一直没有集中精力的同学发起引导:“某某同学,时刻准备怎么帮助老师更好地上课!”实际上,这个同学在那里不时地照小镜子梳理头发。

“某某时刻准备发骚!”

“你XXX(含有脏字)!”

复习紧张阶段,师生心中都窝着一股火——上进的火、看热闹的邪火、无法排解的愤懑。

那时,正是阴天,外面是冬日的雾蒙蒙,教室里十六根日光灯发着乳白色的亮光,整个教室通明澄澈。

“外面虽然看不到太阳,但是教室里灯光澄澈,每个人心中都有太阳一样的光明和温暖,每个人都有一片澄澈美好的心地。保持语言的纯净,也是帮助自己和他人守护心地的纯净,希望每个同学都珍惜自己拥有的这份美好!”

不说脏话的道理,每个同学都懂。关键是“脏”字引发的能力如何变负为正。教师帮助学生种好心田中的庄稼,其中的荆棘和杂草才会逐渐消失。有时“疏”比“堵”更有质量,也更有效率!

“不配合”也是一种配合

备课时,教师都会对学生参与状态有一种预设。很多教学设计,就是建立在这种预设基础上的。

对学生状态了解全面,各种预设与课堂状态比较吻合。对学生了解不够,课堂上常常会感觉到学生的“不配合”,青春期比较躁动的学生,也常常给教师“不配合”的感觉。

“某某同学想帮老师讲,那就请你先给同学们一下吧!”我这样引导学生发言。

“老师,某某某想帮你讲,你先给他一个机会。”学生也有顽皮的时候。

“那你就先给他做个榜样,下一个问题就有他来讲好吗?”对于学生的顽皮,教师要不急不恼循循善诱。

实际上同学提的这个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有时叫起来了也是卡在那里做电线杆状。

这次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真的露了一手——他回答得很好!这是,我真的应该感谢那个学生的顽皮——老师本来叫他,他却转而让老师叫其他同学。

这个时候,教师不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而是因势利导,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正能量——先让这个顽皮的学生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再让他推荐的同学也因为好胜心有个不含糊的表现。

教育是水的载歌载舞,又被形容为兵无常势。

成就学生讲述之美

那些积极起来回答问题的,不见得有一种理想的呈现,保护学生讲述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很好的因势利导。

学生回答时,常常会卡壳:或者理解不透不准,或者表述不够全面,或者思路出现了偏斜,或者想不起来了记忆不准确了等等。

这个时候,教师不要忙着指出学生的问题,要透过个别现象发现查缺补漏的机会。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说:“某某同学,故意卖个破绽,看同学们有没有真正识记牢固或理解好!”回答的同学莞尔一笑,其他同学也微笑不语立即动手动脑。

学生摸准了这个规律,以后会对起来回答问题,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状态,就是教育教学的最大成功之一。

有时学生回答不熟练,我就说:“某同学故意慢一点说,让大家都想想这个问题”,课堂气氛也随之调动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