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1543:培养小助手,教师有妙招
要培养好助手,首先要树立成长共同体意识。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并以成长微故事方式广而告之,或写入每天的教育叙事札记,引导激励学生增强自信自律助人感念担当意识。教师的引导激励,保证班集体正能量的良性循环,为教学活动铺路搭桥,更好促进教学相长共同体的成长。
要培养好助手,其次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扬长避短。在帮助他人中,更好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无形中增添了学习成长的动力。一个人越会帮助他人,他的人生修养得到更好的提升,正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不管课上课下,学生生病有困难或发生矛盾冲突,教师要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提供帮助,为学生做出助人的榜样。教师的身体力行,就是学生助人为乐最好的榜样,学生会从教师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要培养好助手,还要培养学生更好做人做事。学生的行为习惯处于养成阶段,助人过程中,也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教师要耐心引导激励,学会静待花开。如为同学纠错有时显得盛气凌人,有时帮助发作业存在乱扔作业本的情况,有时请教同学问题还粗声大气不顾别人忙闲,有时对同学过于严厉或容忍。教师发现类似问题,要及时点评,肯定学生优点巧妙的点出不足促其改正,让助人活动保持一种上升趋势。更主要的加强正面引导,如在为同学提供方便中,多表扬男生“女士优先”的绅士做派;在做人做事方面,多表扬女同学细心周到以柔克刚的淑女之美。
这样做,不仅减轻了教师负担,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还让同学们多了一个个成长平台,有利于提升学生品行和综合素质。
培养好助手,当然还要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促进行为习惯与学识行知合一。
课前准备助手。每次课代表或其他教学助理询问上课事宜,我拿出一个方案后一般征求他们的意见,或干脆听他们有什么明确的意见和建议。助手们利用课前1-2分钟在黑板上写出相关要求,引导同学进入预习状态,教师上课就事半功倍。提前准备好电脑或投影仪,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造成一种良好的课前学习氛围。同学们每次帮助了我,一般上课前我都会不失时机地表达自己和同学们对他们助人为乐的感谢。让助手们有一种成就感,也会激励更多同学参与其中。
课中教学助手。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理解不到位或有疑问困惑,不敢大胆提出来或质疑,课堂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学生能把听课中真实疑惑讲出来,教师就要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这个学生认真听课并用心思考了。肯定了一两个善于提问疑惑的同学,实际上鼓励了一大批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同学。学生提出疑惑时,语言表达很难做到准确规范,教师要帮着把学生的疑惑说出来,而且鼓励学生这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可贵精神。大胆质疑认真探究,是非常可贵的一种学习品质,教师要细心呵护!
课后温故助手。一堂课结束了,更有意义的是课下的拓展延伸。虽然每次教师备课,都有对课下作业内容的设计。一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并不急于布置,而是告诉同学们:“注意听课代表或作业助手布置作业!”这些作业助手,知道自己哪些作业对自己和同学更有意义,更主要的,他们知道当天其他学科作业内容的多寡,可以让作业量保持在一种更符合同学接受的范围内。
自习管理助手。作为一名教师,上自习课一般同时照看两个班级。这个时候,找一名课代表或其他班干部,做自己不在时的代理可以事半功倍。自习管理助手们,比任课老师更能预见自习课上遇到的问题,会想到一些应对的具体措施。他们的这种预见,会具体到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他们知道怎么与之打交道,会让这个同学表现更好一些。教师巡视时,充分肯定班干部的作用,能更好促成“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自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