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1049:我所了解的祖父
(2018-05-14 15:12:2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1049:我所了解的祖父
我生于1965年腊月,祖父去世于1968年正月。祖父去世时,我两周岁零一个月,没有什么记忆存在我的脑海里。
对于祖父的印象,缘于墙上的一张全家福。全家福上没有我,那时我还没有出生。照片上有祖父,有曾祖母。
对于祖父的事情,都是听他人讲的,也有来自于文字记载。因为有些事情,我没有得到确切的考证,比如有些年份用的是大概,但是误差应该是很小的。因为这些事情,并不连贯,权作琐记了。
一、抱抱我吧,爷爷
问到祖父,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些碎片一样的记忆。我一两岁的时候,祖父下班后回到家,常常去抱我,我却执意不要祖父抱。母亲说到这里,心中有一种凄婉。说年幼的孩子,能感受到平常人身上感受不到的东西。我读懂母亲的话了,就是死神正悄悄走近祖父。
我真的希望时光倒流,回到我的婴幼儿时期。我不仅能感受到走进祖父的死神,而且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为祖父驱赶走近他的死神。因为这个原因,我是很少被祖父抱过的孩子。看着照片上祖父慈祥的面容,我如何也不理解幼年的自己拒绝祖父怀抱的原因。
二、带上我吧,爷爷
有一件事情,我觉得非常奇怪。就是这样一个场景:
祖父、父亲哥哥,他们几个戴着草帽,正要走出大门口,到生产队的场院里吃西瓜。我要跟着去,就站在堂屋的台阶上,但是他们没有人愿意带我去。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会把当年的那幅场景画下来。我是个吃货,还是一种一家人要在一起的感觉,或者后者更强烈吧。
前天,是母亲去世五周年的忌日。在上坟的时候,我提起这桩旧事。长我十岁左右的大哥,说起了原由:生产队分给每家每户西瓜,为了留下西瓜种,必须到生产队的场院里去吃。这样推算来,那个时候的我也就一岁半。几个大老爷们,都不愿意带我也就有情可原。
三、四十多岁,自学中医
奶奶很少讲爷爷的故事,偶尔讲过一次,就是祖父学习中医是四十多岁的时候。
祖父大约生于1906年,根据《淄川教育志》记载:1948年,祖父是东坪中心校的校长,当时有三名教师,有120名左右学生。
祖父弃教从医,应该是为生活所迫。祖父从医,做的也很出色。父亲说离我老家有二三十里地,有个源泉医院,我们村附近的人到那里看病,那里的大夫告诉前去看病的人:“你们那里有个赵大夫,看病的水平比我们医院的大夫高。”
1996年的一个暑假,我到本家的福润爷爷家里去。因为要撰写点与祖辈有关的文章,前去拜访福润爷爷。福润爷爷和奶奶,见了我格外亲切,我也竟然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那天,福润爷爷告诉我,我的亲爷爷曾经在考取济南第一师范的时候得了第一名,但是因为用脑过度,学了大概有半年时间就因病辍学。福润爷爷告诉我,当时爷爷读的书很多,多的装满了整个南屋;还告诉我,爷爷当年的英语水平非常高,可以用英语与人流利地对话。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是感到震惊的。如今的我,也是当教师,竟然认不得几个英语单词。但是福润爷爷的话语,是很有分量的,他在我们家族中职位最高(他从县级法院退休下来,多年担任县法院助理,享受县院长级待遇),很受尊重,当时我们整个家族正在编写祖谱,他就是主编之一。
后来翻检父亲留下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英语词典的硬壳皮子,上面有祖父的笔迹。从寥寥的文字中,知道肄业后的祖父从1930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曾经在源泉、龙口等小学工作过,担任过类似教导主任的职务。
这样算来,祖父从教的时间大概从1930年——1948年以后,祖父自学中医大概在42岁以后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始学习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为了一大家老小,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担当。这种四十以后的学医,不仅成功了,而且不错,这种职业的从事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