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30:爬行在图书电子化路上的蜗牛
(2018-04-30 22:37:3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030:爬行在图书电子化路上的蜗牛
我就像是一只蜗牛,爬行在图书电子化管理的路上。
与任何一个人比较,都没有意义,因为有N人参与,那么我一定是第N名。我就自己与自己比,也懂得了蜗牛前行中的一些乐趣!
一、安装打卡机
看着安装图纸,李老师帮我安装打卡机,一个个实验着操作,我得以从旁边仔细观察。李老师偶尔问我一个说明书上的繁体字,让我感觉我还不只是一个摆设。
一个失误,将一个转轴安错了地方。实际上,这个失误不是李老师自己的。因为我就在旁边紧盯着,只是李老师动手而已。我也认定这种安法,只是觉得设计制作者太不讲究——安装的时候费了很大力气。
李老师只是比我小两岁,这次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帮助图书室工作。人家是现学,我也是现学,人家能安装,我却只是瞪着眼睛看。
这个失误,让我增强了一点信心,就是那些专业的老师也是熟能生巧啊!好在最后,我把安装错了转轴又想办法退了出来——安装时,李老师费了些力气,往外退的时候,越发困难——就像是把砸进木头里的钉子起出来一样。
二、数据导出
长期的依赖懂微机的同事帮助,我已经认定自己在电脑硬件软件乃至使用方面的低能。
这次要导出明信图书软件中的数据,我也是寄希望于两位微机老师。可以他们都因为有事,没有在办公室。于是,我点击了“数据导出”按钮,权且“死马当活马医”。
点击了之后,我就忙起了别的事情。等我再次看时,图书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已经在电子表格中了——也就是图书数据导出成功了。
因为不懂英语,在下载软件的时候,只是瞎撞,每次都是需要的软件没有下载下来,无用的软件倒是安装到了电脑上,甚至有几次直接导致了死机。于是找懂电脑的同事帮助恢复或者重启,这样一来二去,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要知道,那些懂电脑的同事,要下载一个同样的软件,只要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我则需要用二百多分钟。本来,就觉得自己精力体力不济,时间不够用,这样以来越发忙了。所以,遇到一些自己没有操作过的事情,我往往都是先请懂电脑的同事帮忙。这样以来,麻烦了同事,自己的这个短板,始终是短板。
多次想学英语,学着自己操作,但是总因困难重重而搁浅。
三、信息技术的普及,推着我向前走
我现在用着映客和乐教乐学,现在又准备使用图书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说是在信息技术河边走的人了,于是渴望自己在这方面有些长进。
以前,我对于QQ和电子邮箱,都是抵触的,直到开始熟悉使用以后,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电脑使用中碰的钉子,让我一想起来就后怕。
现在接受了这个图书分类、录入基础数据的工作,的确让我头大。这不,叙事教育的内容,都是关于这一方面的。这也是想通过我所擅长的叙事教育,带动一下电脑信息新技术的应用。
我加了图书管理员群了,看到其他老师忙碌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收获,就是认识到团队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知识技能结构的必要性。
说实在的,这种令我头痛的学习,虽然在一开始有一种赶着鸭子上架的感觉,实际上每次经历以后,都有一种收获满满的感觉。虽然这种收获,在别人而言不足挂齿。
我的基础水平太差,所以点滴的进步,都会让我容易感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