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94:精讲多练,培养能力
(2018-03-27 15:04:3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994:精讲多练,培养能力
六下地理内容思维难度降低了,并不等于学生提升地理素养的教育教学难度降低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如何精讲上,而在于调动学生学以致用上。
在难度相对简单的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互助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助人意识。不会的时候,能够学会请求别人帮助,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善于帮助别人,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练好的两项基本功。
为此,我们制定加减分制度。努力学习给予加分;不努力,或懈怠懒惰,给予减分。遇到困难主动请求别人帮助,给予加分;自己能力有余,主动帮助别人给予加分。
没想到,制定了加减分之后,同学们的学习如同“疯”了一般。
说到这个“疯”字,除了形容他们真的具有自学能力,这种制度可以让他们的这种潜能爆棚以外,就是他们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这种粗心大意,是他们对于本门学科精髓没有把握好,对于本门学科的热情和学习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
还有,如每个学习小组的六号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也就是当时能复述教师讲的内容,至于规律是什么的,他不知道也从没有想过要知道。这类同学,要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挖掘他们的潜力和自信。我与这样的同学有个约定,把那些基本问题弄明白写上,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如果这样还有困难,就给他们找一个师傅,他们达标加进步分,给师傅加奖励分。
有给同学讲题的经历,也极大调动了更好学习的积极性。每当一个人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想到同学也在等着帮助。有了这种精神动力,就增添战胜困难的力量——克服困难不仅为了自己,还为了需要帮助的同学。
已经有了奖励助人为乐加分的说明,谁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帮助他呢?这个需要一个热心的同学,在6.1班,我选了王鹏程同学做发起人;在6.2班,我选了陈越洋做发起人,并嘱托他们给相关同学记录加分。在6.1班,我征求意见,问谁做某同学的师傅的时候,张鑫泽同学把这个任务抢去了。王鹏程同学有提到了另外几个同学,继而提到每个组的六号同学都需要帮助。实际上,像王鹏程、张鑫泽、陈越洋、徐文凯等同学,已经具备积极参与团队活动的精神,他们的素质已经在不自觉中上升了一个台阶。
方案很好。关键是落实,因为落实的如何,关系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质量。这些学生愿意帮助同学,会用一种自己能操作同学能接受的方法辅导同学,这是问题的关键。鉴于这个问题,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从简单的引领学生看图中走出来,让学生明白怎样算是达标,怎样具备帮助同学的素质!
加减分提升作业质量法,虽然是一种形式上的继承和创新,却引导了学生积极主动去完成预习任务,用这一种形式,代替了教师面面俱到讲学生亦步亦趋的听和记忆。
过去教师讲得很多,那是因为涉及的问题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耐心讲,让学生在听讲中,找到学习路上登攀的阶梯,找到跨越学习天堑的桥梁。今天让学生预习大部分学习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一位奶奶帮孙子背书包。根据常识,这个孩子完全有能力背书包。奶奶代劳,不仅让孩子失去了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而且增强了倚赖心理。一般而言,这种学生学习劳动助人都不积极,这就是溺爱。至于孩子颤巍巍还自己不能站立的时候,长辈主动搀扶那是必须的。
我这样做,就是从那位奶奶身上得到启示,不做事倍功半事。教育不提倡走捷径,但必须有足够的教育智慧,不能傻乎乎地光知道卖力。过去,在这件事情上,我是犯过错误的。曾经犯过类似老奶奶,甚至比老奶奶更严重的错误。
减负,是减掉成长中的负能量,提升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
与此配套的是巩固复习效果加减分。三四周的学习内容,累积了一些必须能够不看书表述的问题。这需要做好需要抽查的具体内容,让每个同学心中有数。抽查的时候,可以抽查不同小组同一学号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便于给相关同学小组加减分,也有便于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