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477:让《论语》诵读多一份虔敬和践行

(2017-02-07 22:16:29)

NO477:让《论语》诵读多一份虔敬和践行

“如果没有经典文化的支撑,我的生命早就暗淡无光。”

我对外在的物质生活条件不高,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内心的调适曾经成为我难以逾越的鸿沟,直至今天这鸿沟天堑也没有完全变成坦途,但是经典文化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和生机。

我对周围的每个人和一切的事物充满着感念和投入其中的热情,但是没有经典的参与的感念和前行,就成为没有了发动机的汽车轮船和飞机。

《论语》,就是其中一部几乎无所不在的经典。

一、《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神奇的经典

我不再读《论语》了,但是原来的熟读成诵,《论语》已经深深植根于我的思维文化理念的深处,不经意间被反复的解读品味。生活工作学习乃至人生经历中的种种,都在提醒我《论语》的无所不在。

我背诵过许多的唐诗宋词元曲和其他的散文,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融入了我的生命,我无法分辨捡拾出它们。我成长中的每次经意不经意的成长变化中,我似乎都能感受到《论语》中的一些句子在我的生命中存活并焕发着生机。

于是,有了沿着《论语》文化的种种延伸和探索中的前行。

我张嘴说话,我写文章,我思考,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可是都与《论语》中的某句话有关。一个筋斗可以飞行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翻了无数个筋斗也没有逃出如来的掌心,正好形象展示我与《论语》的关系。

像这样的经典,世界上并不多。《道德经》《圣经》《金刚经》《古兰经》等有这样的大智慧,其他的文字中也有但是没有这些经典中的智慧更加密集。

我最初认真阅读的经典是《圣经》,最终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我无法进行深入的研读而只好选择放弃。

《论语》因为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更多的渊源,不管是古代的文化典籍还是现实生活,都会给我的研读提供一些具有意义的参照对比。当我研读得让我觉得头开始变大难受的时候,我走进了佛经诵读和禅修的历程,《论语》的文化脉络就在我远离它的时候更加清晰了。

当我远离这部经典接触更多古今中外的文明时,发现它的文化的根越深深扎进我的心中并不断生长繁殖着。

二、正本清源活水来

   《论语》,究竟给了我什么?

在这个多元文化兴盛的今天,这部描述两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究竟给了我什么?我怎样有了这些收获?

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在这本书的最后面,给了我明确的答案,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之人。

古圣先贤对于义理的阐释和讲述,值得我们尊重学习,但是不能迷信盲从。不是他们的水平低,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立场导致他们不敢说不能说或者不愿说一些更真实的所在。

在文化传承方面,同样不能故步自封,应该千方百计多层面多角度的推广其中的文化理念和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将《论语》文化理念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与课堂文化理念结合起来,可以与各种课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建设各种校本师本班本《论语》文化课程。

《论语》文化,更要与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相互参照取长补短,更好的发挥其文化的潜能和自身优势。真正像《论语》中所说的那样“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学会正确解读《论语》中的人物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偶像剧的解读上,更要让它们成为一部励志剧和智慧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