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366:叙事者,专业成长不忘它

(2016-11-09 00:20:34)
分类: 公众号发表文章

N0366:叙事者,专业成长不忘它

11月9日2222分,我坐在电脑前,习惯性的开始写作,以叙事教育作为总的导向。当电脑显示0点27分的时候,我完成了这篇博文的上传。

虽然爱好写作,但是自己的稿件已经有近十年来没有被正规报刊采用一篇。已经习惯了不被采用的状况,写作中更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

昨天今天,连续两天我得到了《中国教师报》拟采用我所投稿件的信息,也就是说我撰写的文章中有两篇(《“补丁”老师的成长》、《死磕,从三到万》)在近期会被该报采用。

一、专业成长之家

实际上,每周一次的投稿(一月三篇教育叙事一篇读后感),我觉得就是一种发表。今年寒假参加叙事者群后,对于报刊上的文章反而看的少了。

过去为了发表文章,对于各种教育报刊上的文章比较关注。关注中,对于各种报刊用稿的风格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过后,发现自己的文章与他们用稿的要求差距很大,反而削减了自己写下去或者投稿的勇气。

微信公众号里,王维审老师专栏、叙事者精编和叙事者聊书,是每天必须享用的精神大餐。几位老师认真选稿配图编辑,让每篇文章都散发着一种文质彬彬的气息。

每月一次乃至两次的嘉宾讲座,那来自一线的真知灼见,那才情横溢的娓娓道来,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个时候,我感觉到叙事者,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不管是看视频听嘉宾讲座,还是过后的回味,都是一种非常幸福和美美的感觉。

闫凡伟老师,不管主持每次讲座,还是处理群里的大小事务性的工作,都显示了一种非凡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周身洋溢着的才情和古道热肠。

王玉鹏老师每周整理好教师们的教育叙事和读后感,俨然就是我们自个儿的优秀文集。很多时候,我从头至尾看下来,看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将来的样子。

每天早晨,叙事者中耿欣老师的散发着正能量的短文推送,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群里默默无闻的管理团队,不断献出一份爱心睿智等诸多才艺的同事,都以多姿多彩的方式展示最美自己,不断呈现感动人心的一个个一刹那。

二、务实、主动成长的方式

寒假以来,这种倾向于叙事教育的写作,已经成了我专业成长的常态。具体说来,它成了我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一种途径方式方法,也是我备课的一种有效形式。

很多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驾驭和教育管理艺术的发挥,都与我的写作有着太多密切的关系。

在写作和关注叙事者群他人的作品时,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虽然我们没有学校同事间集体备课那么直接,但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还是给我有很大的启发。

这是很多全国性的教育文本中难得一见的,也是正规的文件和宣传材料中没有的。草根老师们彼此的教育故事传递中,一种微弱的能量和导向变得强大起来。

成长中的广大教师同仁,不缺乏的是知识技巧,需要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心灵性格间的彼此抱团取暖。

就像旭日从东方升起,将阳光洒满脚下的土地,它的横空出世不是为了博得人们关注的目光和尽情的眺望。将光明和温暖送达,才是它真正的目的,其他一切都是副产品。

三、 梧桐赢得凤凰来

是王维审老师的魅力,是叙事者团队的成就,一棵堪比梧桐树的叙事者就这样茁壮成长者。

堪称凤凰的教育主流媒体《中国教师报》《教育文章周报》等重量级报刊编辑记者,来这里蹲点采编。

这是一种导向,一种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倾向。高屋建瓴的媒体和最接近草根的采编,让我明白了他们创办的报刊媒体为什么这样有活力和被广泛关注重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说明了一种几率的存在和一种意想不到的潜能的被开发和挖掘。在这一点上,媒体和教育的相似度很高。引导和唤醒,正是其共同的宗旨和特征。

癞蛤蟆吃到天鹅肉,这样的奇迹在我身上发生了。117号,管理员闫凡伟老师先是帮我投稿,接下来告诉我:你投寄的稿件《补丁老师的成长》(写于113号)将被《中国教师报》选用。这是我一度想放弃投稿的一篇文章,是闫老师的热情相助让这次投稿成功。

118号,我再写一篇征文《死磕,从三到万》。因为前一篇文章被选中的激励,因为王维审老师的提示,因为宋编辑的热情相邀。我觉得自己思路如泉涌一般,几乎是一起呵成。投寄后不到一个小时,得到了编辑老师采用的回复。

我总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仔细检点我参加叙事团队来的所写文章的编号,这两篇的编号分别是361365

翻阅三百多篇文章,其中成功推荐到草根博客新浪首页12篇,被叙事者微信号和叙事者博客推送12篇。一路前行,编辑老师们的关注和支持成了我坚持下去的巨大动力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