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61:也写我的父母亲
(2016-11-05 21:54:44)
因为编写族谱,父母一生的介绍暂时空缺。整天码字的我,确实也想写下些什么,终究觉得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所在。翻阅族谱电子稿,这已经是修改的第三稿了,为编写者和众多族人的努力而感动。
从学写文字以来,觉得最难的就是写自己和周围亲近熟悉的人。或言过其实,或挖掘素材提炼思想不深不准,都是需要尽力避免的,不是仅仅有良好的愿望就可以把这样的文字写好。
去更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也是每个做儿女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的一份必修课。“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分量。纵然自己德才有限,也努力回顾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庇护自己的种种,写下无愧父母和自己的文字。
父亲赵修齐,生于1934年,卒于2005年,享年72岁;母亲张素兰,生于1931年,卒于2012年,享年82岁。
父亲,高小学历,于1950-1958年,供职于博山工商银行任会计工作八年。工作一丝不苟,做到账物相符。因劳累致病,无法坚持原岗位工作,返乡务农。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帮助做些财务方面的工作。做人做事,认真负责。
父亲逐渐热爱上农业劳动,精耕细作,庄稼地里常常寸草不生;晚年种植山楂树花椒树等经济树木,学嫁接得心应手,绿化荒山。乐心帮助乡邻,力所能及助人为乐。
他教育子女:做人做事要坚持原则不做墙头草随风倒(一以贯之),时时处处事事与人为善(在成就别人中成就自己),要相信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自信而谦虚好学)。
母亲,没有上过学。孝敬公婆,养育子女,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起早贪黑,不得闲暇。乐观幽默,长辈器重,儿女尊敬;妯娌相处,其乐融融。
父母已去,音容笑貌却常在儿女心中停留。在自己人生路途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更加深刻的认识反省父母所说所作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宽厚待人勤俭持家的美德,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真正的孝悌之道,就是做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澄澈,让自己的言行更加遵从道德,让自己的心性更加美好不断完善提升,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更加有价值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