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7:角斗士精神的延续
(2016-07-05 21:20:2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07:角斗士精神的延续
在罗马兴起并落幕的角斗士习俗,历经了近六百年的风风雨雨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是王羲之的书法,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佛教文化艺术,都在达到一种高峰以后,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一种日常灿烂的形式定格。
这一切,都像是人类童年的美好记忆和曾经留下的美好的种种一样。
就像我们走进当代中国书法,从字里行间同样能读出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元素和基因。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和角斗士消陨后的今天,在一些令人难忘的人身上,同样可以看到角斗士们一样的精神。
一、我们重读历史的原因
不管是人类曾经的什么,我们都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延续的。
让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重温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一切。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辟谷”,我从这些兵法和文化习俗中,看到了角斗士的影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们身残志坚的故事,让我看到另一种形式上的角斗士。
枯燥的历史之所以枯燥,就是我们没有读懂我们和这个历史的联系。就像一株大树上的一条鲜嫩的枝条,读不懂树干上丰富的年轮和给自己输送生命营养的错综复杂的根茎叶一样。
一棵树上的叶子,即使不明白大树被人从下面晃动的时候自己为什么随着动,它也是在那里欲静不止。
我们重温历史,就是鲜嫩的枝条和绿叶,学会更好的从根茎阳光土壤中汲取营养一样,一切为了更好的成长。
每当孩子们,在这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现出枯燥无聊的表情时,我便希望变成一种“神奇的桥梁”和“穿越时空的隧道”,让学生有一双看透曾经一切以及现在未来的慧眼。
二、忧劳兴逸豫亡
每个人都希望过上一种安逸的生活,过上一种更少付出得到更多的生活。也许,这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一种动力。
各种科技发明,包括今天的信息技术革命,都有这样的文化基因。
如果我们承认角斗士中的艺术和智慧,我们同样承认王羲之书法中的角斗士精神和灵魂。书法家们从不讳言,从疾风骤雨和舞剑中得到书法创作的灵感。角斗士们,被像明星一样追捧和迷恋时候,他们身上拥有的绝不仅仅是血腥的屠杀和不择手段的残忍。他们分明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着一种令人魂牵梦绕的艺术。
历史让王羲之成为永远消失的明星,如同让令人痴醉疯狂的角斗士竞技比赛永远落幕一样。
他们创造的优秀文明,需要用一种更加理智文明更具包容性人性化的形式承载。
回顾历史,让我们不再浮躁。角斗士的故事,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角斗士们的精神和灵魂被更多人从自己心灵深处唤醒。我想,这也是人们络绎不绝的参观古罗马斗兽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历史和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比较满意的解读,但是一些人性中最基本的元素和核心素养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更多知识人文典故,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人类早就输给了自己制造的电脑和相关的信息技术。
“我非博学者,一以贯之者也”孔子的话语在我耳边回荡。一以贯之的,还有角斗士们一样需要用生命和鲜血智慧担当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