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7:学会面对,“丑”也可以变“美”
(2016-06-30 16:00:0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97:学会面对,“丑”也可以变“美”
浪漫的法国人,对于这个钢铁构成的呆板的庞然大物并没有好感,几次想办法拆除它。只是确实不容易拆除,而且这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没有成功。
时至今日,埃菲尔铁塔成了最吸金的地标建筑,每年为巴黎带来15亿欧元的收入。巴黎人民也从内心接受着这个钢铁怪物,埃菲尔铁塔也成了法国的象征。
一、没有特长,就把兴趣培养成特长
记得著名的作家沈从文先生,因为被蔡元培先生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于是站到了北大的讲台上。
一开始,有15分钟。沈先生只是默默的站着,不知如何说起。台下的师生,静静等着。这要是其他教师如此,台下早就起哄了。可是台下的师生们,因为都欣赏沈从文先生的小说,都自觉自愿等这15分钟。
从另一个角度讲,沈先生不是一个善于言语表达的人。这对于当教师而言,是个缺憾。
师范毕业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立即成为合格老师。即使有天赋的,也需要一种教学磨合期,并在其他优秀教师的帮助下成长起来。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时,非常羡慕优秀教师有着音体美等方面的特长,这些老师很会在各种文体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交流,为教育教学提供不少的便利。
喜欢读写吧,就努力把读写培养成一种特长,关键的时候让它称为共同师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也就在前不久,地理复习课上出现困境。就是那些学困生,面临着撂挑子。他们或者对于地理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基础不好失去了信心。简单的批评和教育,是不起作用的。我便撰写起了《皮皮休梦游世界系列》,把地理知识穿插在有趣的游记故事中,这些孩子们为此收了一下心,课堂教学又恢复了正常。
看到同事和学生们的肯定,自己觉得这就算是自己的一个特长吧。
二、读写强化训练会让你收获奇迹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欣赏。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优秀的自己。成长的关键,就是让这种独一无二的优秀展示出来,让自己和他人从中受益。
起初自己在教育教学困顿时,写写随笔,或者抒情或者叙事。读书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情趣而已,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只是在听了陶继新老师关于读书的报告之后,知道了朱永新老师关于读写保险的话语后,才有了让读写成为自己通往幸福之路的台阶的想法,有了拼搏一下试一试的冲动,并一直坚持近十年。每天至少背诵五十字以上的经典文言文,每天至少写千字以上的读书札记和教育随笔。
真正趋于规范的写作训练,开始于半年前的叙事者群叙事教育写作活动。虽然最初的一个月,不是真正的叙事教育,其中用了一些抒情和随感篇幅充数。但是在学习群主王维审老师的随笔和其他老师的习作中,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叙事教育写作水平。
这种写作,同自己三天打鱼两日晒网的写作显然不同,这种写作可以发现自己的长进,后者即使坚持二三十年也未必有大的提高。
由此我想到了石墨和金刚石,两者元素成分一样,不同的是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两者可以在高温高压下相互转化,金刚石在1000℃高温下,可以缓慢转化成石墨;石墨在高温高压下,也可以变成金刚石。
一个没有天赋的教师,如果拥有高度的热情,自我加压努力创造条件,也会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拥有不一样精彩的人生。
记得《班主任兵法》作者万玮老师曾经说过,他在刚参加工作时曾有非常惨痛的失败。自己倾心对学生好,学生却说:“老师,我们知道你的好意,但是就想和你对着干。”不用说,不管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万玮老师的第一年工作都是失败的。
博览群书的万玮老师,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既然学生产生了与自己对着干的情绪,就应该不让学生摸透自己的意图。
万玮老师从本质上是爱学生的,《班主任兵法》只是他的一种教育管理艺术。他用兵法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方案,用兵法解决师生和生生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用兵法调动学生身上的潜能和各种积极性。
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没有特长和万玮老师面临的“我们就是要跟您对着干”,都是充满浪漫情调的教师专业成长园地里的“埃菲尔铁塔”式丑陋的庞然大物,没法让它们离开的情况下,就要学会正确面对。
经过历练走向成功后,这种没有特长和“我们就要和您对着干”,就成为自己生命历程中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或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