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地为田百世耕

(2015-03-24 11:01:16)
标签:

佛学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心地为田百世耕

直诣心田,省却了许多的麻烦。当初六祖慧能,理解参悟自性不着文字,确实给后人开辟了一条明心见性的康庄大道。

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两人相见,诉说自己的愿望,要去拜见南海观音。

过了两年,两人再次相见。穷和尚说已经拜见南海观音归来,并描述一路见闻。富和尚大为惊叹,说自己已经准备了许多吃穿住行需要用到的东西,还有一些没有准备好,所以迟迟没有动身。穷和尚说,当两人分手后,自己就踏上了行程。因为贫穷,一路化缘,终于到得南海,拜见南海观音。

记得二战时期,有两人同时被关进了法西斯集中营。后来都被解救出来,命运却大不相同。一个收获了生活和事业的双丰收;一个人却精神萎靡,沉浸在对集中营生活的痛苦回忆中。因为前者离开集中营后,心灵也挣脱了桎梏;后者身体走出了集中营,心灵却永远没有走出痛苦的桎梏。

我们发现很多身体健康的人,活在醉生梦死中。相反,很多残疾人却是身残志坚,活出了不一样精彩的人生。人们常常为身体残疾者感到惋惜付出爱护,殊不知心灵残疾者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从类人猿、原始人,到当代人,人类有一块共同耕耘的心田,叫社会。我们阅读历史,明白这块心田耕耘播种收获的历史。每个人的心田,是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历史上,有一种人,一辈子都在耕耘在的心田,那叫隐士。有些人常常过度的关注耕耘社会这块心田,忽略了自留地,这样的人叫法家,如商鞅等。

隐士们,在山河破碎时,找不到可以归隐之处;法家们,却因为忽略了自己心田充分耕耘的积淀,时过境迁,自己的耕耘无以为继。

传统的仁人志士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不管是自留地还是公家地,都要时时耕耘播种收获。社会的福祉源于此,每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源于此,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源于此,每个团队的是否心想事成也源于此。

古人耕耘心田,有口口相传的智慧,有刀耕火种中的顿悟。今天耕耘心田,有互联网上的佛学博客,传播大德们的修行感悟和指点迷津。不管是今天的信息技术作用下的频繁交流呈现,还是古代禅定下的心鹜八极心游万仞,心田的耕耘播种收获都是基本功。

小时候,聆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诲,让我们懂得了善恶。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学会耕耘自己心田的过程。后来,走向社会,有了自己丰富的生活工作经历也增添了很多的困惑和烦恼,这个时候《论语》《道德经》、佛经中的有关论述和禅定的修行,让自己明白生命之究竟。

经典上一个寻常的文字,承载了千百年的智慧。自己在了悟的一刹那,谁说不是千百万年的真善美的积淀;任何的一个执迷不悟随顺不良习气的流转,难道不是自身无始恶业的一种承载。

曾见父亲清除庄稼地里的羊角叶。羊角叶不是很高,但是它的根扎得很深,根的长度超过了地上部分。无论怎样仔细,父亲有时还是把羊角叶的根弄断了,也就是清除得不彻底。羊角叶一有机会,会疯长与庄稼抢夺养分,甚至繁衍出一个羊角叶家族,让庄稼无法生长下去。

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我的祖辈都以种庄稼为生。我知道一个农民,要想有个好的收成,就要眼勤、腿勤、手勤,就要能吃苦耐劳。修行,耕耘心田,何尝不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