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聂小倩
(2015-02-23 21:06:54)
标签:
佛学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生活在人间,行走于天堂和地狱之间,也可以说是在人鬼之间。心中充满着美好,就是时时处处处于天堂之中;心中时时怨天尤人,就是生活在地狱之中,处于纠结煎熬之间。人的心中处处充满着正能量,或者说是正能量大于负能量,或者说是正能量足够大,就是活在人间。如果处于阴影之中,心中贪嗔痴慢分别执着妄想多了,就多了些鬼气。
一个人鬼气重,是不能爱人,而且是只能害人的。如《聂小倩》中,变成鬼的聂小倩,收到恶夜叉的控制,不得不从事通过色相害人的勾当。只有真正的正人君子,才能不受其害。也只有真正的正人君子,才能帮助这种鬼摆脱恶夜叉的束缚和控制。
孔子在《论语》中说,唯有仁者能善人和恶人。我理解的意思是,只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真正的帮助别人发挥优点和长处、惩戒别人的错误。
每个小孩子身上,都是有鬼气的。人们常常说,人小鬼大。
《弟子规》中讲: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学文。小孩子首先要学会去掉身上的鬼气,《弟子规》中的这几句话,就是帮助孩子们完成这种脱胎换骨的。
聂小倩,是一个一心向善的人。她虽然只有十八岁就去世,但是她熟读《楞严经》。但是由于福报不足,她还是早早的走完了人生的历程。她的容颜姣好,却被恶夜叉利用,致使那些贪图名利和色相的人,纷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夺人性命的鬼生活,也让聂小倩感到一种负罪感。因为这些人虽然有罪但是罪不至死,聂小倩从事了一种帮凶的工作,虽然是身不由己。
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很多孩子不管在家长或者是教师面前,都是捣蛋鬼。虽然家长和教师都很优秀,但是这样的学生就是不对家长和教师宾服,总是要闹出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来。这从另一个方面看出,这些孩子也是被一种魔鬼的力量控制着。他自己也是很痛苦的,只有那些更加优秀而且真正关心他们的长辈或者同龄人或其他人,才能帮助他们。
这如同看病,一个乡村医生,一般能看一般的病,是村民的及时雨。但是对于疑难杂症,只是找乡村医生,不仅是让乡村医生难堪,也是贻误自己的病情,对于治疗疾病没有丝毫的益处。
不管是治疗心病还是治疗身上的病,都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祖国中医们,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三分身病,七分心病。可以看出非常重视心理的改善和调理。中里巴人在自己的著作《求医不如求己》中,直接点出只要有足够的知识,每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英国的剑桥医院,更是在治疗中,主张病人要建立自信心,病人在自信和乐观中,更能走出疾病的沼泽。
我之所以仰望聂小倩,就是因为她作为一个鬼,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毅力。聂小倩作为一个鬼,如同中国的哪吒一样。聂小倩借助读诵《楞严经》,让自己能够与人相处最终获得人身;哪吒,则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在肉身灭后,能够具有一种不灭的神灵的境界。聂小倩靠的是佛的力量,哪吒靠的是道的力量。孔子则是靠着对三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成为千百年来朝野共同尊重的千古圣人。
哪吒是神灵,孔子是圣人,都是令人尊重高不可攀的;只有聂小倩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在《聂小倩》中,我读到了佛陀用自己的世出世间法帮助的正是出于水深火热中的平凡的人和鬼魂和一切神灵。中国有一句话,就是离地三尺有神明。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并不否认这种被称为鬼神的东西的所在。正如几百年前人们不能认识电磁波不能用来研制出电话电视和电脑网络而不否认电磁波存在一样。
我们每个人,即使是那些语言和文字天才,也只是呈现了这个伟大的人类和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正如人们对于电脑的开发利用只有百分之五以下,人们对于自身大脑的开发利用只有百分之十以下。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应该而且保持足够的谦卑。每个人,都不拘于具体的形式和内容,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都要用一种无疆的大爱活在这个人世间。
作为一个学识浅薄的人,只能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位在聂小倩身上。虽然我还是拥有人身,聂小倩曾经沦为鬼魂。但是我发觉拥有人身的自己,不如身为鬼魂的聂小倩更加坚定决绝。人生在世界中,不能有太多的奢望。
蒲翁笔下的聂小倩,值得我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