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书香校园
(2014-09-29 15:47:0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校管理 |
知行合一,书香校园
——昆仑中学图书、阅览室建设管理使用案例
为师生找好书,为好书找师生,一直是学校图书室建设的宗旨。从图书的选购,到归类摆放设置,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利用一切机会向每位教职员工和学生推介图书,总结归纳他们的阅读收获感悟,更好的做好推介工作。让图书因为阅读而芬芳,让读者因为阅读好书而提升自己。
一、
教师篇
教师阅览室里,教师们暂时摆脱备课上课找学生交谈带来的些许疲惫,在《教师博览》中寻找智慧,在《山东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教师》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导航。从《论语》《爱的教育》中,感悟教育的空灵和脚踏实地点点滴滴。从《书法》等艺术系列典籍中,感悟教育之美——从有形之美,到无形之美。每位老师在临走前,留下自己阅读的足迹。或者是一句话的感悟,或者是些许发自肺腑的倾吐。这些真挚的话语,常常让其他的老师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或者若有所得。
学生篇
学习李镇西的走廊阅读经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推出班级图书角阅读实验。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翻看一本《情感读本》,捧读从图书室借来的图书。穿越题海,看到人性之美;告别纷扰,感受励志之刚;走出泥沼,挖掘自拔之力。
利用传统教育节日,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收获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优秀手抄报,在学校文化长廊橱窗中展出,让师生共享。每个班级有自己固定的宣传橱窗栏,全校实现了不同班级间相互交流。
二、特色阅读
(一)开设阅读实验课篇
课下除了写作业,学生疲惫的心灵常常习惯从电视和网络中寻求寄托。这是习惯,又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文字语言表达功力上的提升,请四个级部的部分语文老师创造性的开设阅读实验课——间周一次,将两节作文课改成阅读实验课——两节课中,第一节以学生自主阅读励志名著为主,第二节课让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收获。
其主要做法是:从阅读的内容,到时间安排,到主题的确定,一直到每个借阅读写说环节设计都做了统筹的规划。并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思想状况,确定了“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读写育人、励志成才”的阅读实验目标。
重点阅读试验教师谭娜老师,坚持一学年以上,学生累计阅读课时达四十课时以上。
更主要的是,阅读实验课的开设,带动了学生课下阅读的积极性。同学们利用完成课业的间隙,或从图书室借阅或者购买图书,参加试验的两个试验班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励志美文渗透课篇
人文经典师生、家校共读活动,让师生们交流学习心得,促进人格的相互影响,感受师生成长过程中的相互砥砺。让课堂教学活动、课下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利用班级QQ群和教师QQ群和家长QQ群,分享教育感悟心得和相关专家的美文。
当然学校课堂教学,仍然是励志美文渗透的主阵地。
古典文学素养深厚的许学良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更加出色。他利用自己所长,整理了大量的名句格言。让学生坚持一天诵读默写一句名句格言训练活动,并每周抽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和默写情况。更主要的是,许老师,将励志名言名句的阅读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这一活动,许学良老师已经坚持四年。他编选的名句格言,也以专栏的形式编入了昆仑中学《绿野校本教程》一书。许学良老师,在四年内除了在《绿野》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之外,还出版了两本学生作文专辑——《锦绣年华》和《成长的声音》。
学校提倡把育人放在首位,以育人品味的提升促学习质量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管理中,不著痕迹的渗透励志美文教育。让课堂上,同学们不仅能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而且学会做人的道理,从中提升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读书励志我宣讲篇
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晒我所读图书,晾我转变感悟”活动。开展阳光阅读,是使阅读走向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保障。
通过晾晒活动,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得失。
如阅读《论语》这样的经典,同样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感悟不同。两个同样关爱《论语》的人,交流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感悟,就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宣讲的过程,更是提升自身感悟,与人分享,而且更能发现存在的不足——阅读不够深刻、理解不够透彻、践行方面不够。
宣讲的过程,还可以调节自己心态,提升自己境界。这种励志宣讲,远离了急功近利的浮躁,能让宣讲者和听讲者相互激励。
古人讲:“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当我们太注重功利的时候,功利往往因为我们的贪念而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我们努力专著于自身素养提升,专著于自身个性的完善时,一些理想的境界往往水到渠成。
课堂上师生生生相对宣讲,课下三五好友相对宣讲。
宣讲的过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宣讲,坚持知行合一,我们就会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高越走越远,就离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越来越近。
二、案例格式要求:
1.纸张:A4
2.页边距:上37mm
3.字符间距:标准(不紧缩)
4.行距:固定值为28磅
5.字体与字号:大标题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第一次标题用“3号,黑体不加粗”,正文用“3号,仿宋_GB2312”。
6.标题: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列。
2014年7月×日
知行合一,书香校园
——昆仑中学图书、阅览室建设管理使用案例
为师生找好书,为好书找师生,一直是学校图书室建设的宗旨。从图书的选购,到归类摆放设置,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利用一切机会向每位教职员工和学生推介图书,总结归纳他们的阅读收获感悟,更好的做好推介工作。让图书因为阅读而芬芳,让读者因为阅读好书而提升自己。
一、
教师篇
教师阅览室里,教师们暂时摆脱备课上课找学生交谈带来的些许疲惫,在《教师博览》中寻找智慧,在《山东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教师》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导航。从《论语》《爱的教育》中,感悟教育的空灵和脚踏实地点点滴滴。从《书法》等艺术系列典籍中,感悟教育之美——从有形之美,到无形之美。每位老师在临走前,留下自己阅读的足迹。或者是一句话的感悟,或者是些许发自肺腑的倾吐。这些真挚的话语,常常让其他的老师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或者若有所得。
学生篇
学习李镇西的走廊阅读经验,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推出班级图书角阅读实验。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翻看一本《情感读本》,捧读从图书室借来的图书。穿越题海,看到人性之美;告别纷扰,感受励志之刚;走出泥沼,挖掘自拔之力。
利用传统教育节日,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收获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优秀手抄报,在学校文化长廊橱窗中展出,让师生共享。每个班级有自己固定的宣传橱窗栏,全校实现了不同班级间相互交流。
二、特色阅读
(一)开设阅读实验课篇
课下除了写作业,学生疲惫的心灵常常习惯从电视和网络中寻求寄托。这是习惯,又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文字语言表达功力上的提升,请四个级部的部分语文老师创造性的开设阅读实验课——间周一次,将两节作文课改成阅读实验课——两节课中,第一节以学生自主阅读励志名著为主,第二节课让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收获。
其主要做法是:从阅读的内容,到时间安排,到主题的确定,一直到每个借阅读写说环节设计都做了统筹的规划。并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思想状况,确定了“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读写育人、励志成才”的阅读实验目标。
重点阅读试验教师谭娜老师,坚持一学年以上,学生累计阅读课时达四十课时以上。
更主要的是,阅读实验课的开设,带动了学生课下阅读的积极性。同学们利用完成课业的间隙,或从图书室借阅或者购买图书,参加试验的两个试验班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励志美文渗透课篇
人文经典师生、家校共读活动,让师生们交流学习心得,促进人格的相互影响,感受师生成长过程中的相互砥砺。让课堂教学活动、课下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利用班级QQ群和教师QQ群和家长QQ群,分享教育感悟心得和相关专家的美文。
当然学校课堂教学,仍然是励志美文渗透的主阵地。
古典文学素养深厚的许学良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更加出色。他利用自己所长,整理了大量的名句格言。让学生坚持一天诵读默写一句名句格言训练活动,并每周抽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和默写情况。更主要的是,许老师,将励志名言名句的阅读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这一活动,许学良老师已经坚持四年。他编选的名句格言,也以专栏的形式编入了昆仑中学《绿野校本教程》一书。许学良老师,在四年内除了在《绿野》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之外,还出版了两本学生作文专辑——《锦绣年华》和《成长的声音》。
学校提倡把育人放在首位,以育人品味的提升促学习质量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管理中,不著痕迹的渗透励志美文教育。让课堂上,同学们不仅能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而且学会做人的道理,从中提升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读书励志我宣讲篇
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晒我所读图书,晾我转变感悟”活动。开展阳光阅读,是使阅读走向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保障。
通过晾晒活动,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得失。
如阅读《论语》这样的经典,同样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感悟不同。两个同样关爱《论语》的人,交流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感悟,就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宣讲的过程,更是提升自身感悟,与人分享,而且更能发现存在的不足——阅读不够深刻、理解不够透彻、践行方面不够。
宣讲的过程,还可以调节自己心态,提升自己境界。这种励志宣讲,远离了急功近利的浮躁,能让宣讲者和听讲者相互激励。
古人讲:“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当我们太注重功利的时候,功利往往因为我们的贪念而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我们努力专著于自身素养提升,专著于自身个性的完善时,一些理想的境界往往水到渠成。
课堂上师生生生相对宣讲,课下三五好友相对宣讲。
宣讲的过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宣讲,坚持知行合一,我们就会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高越走越远,就离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越来越近。
二、案例格式要求:
1.纸张:A4
2.页边距:上37mm
3.字符间距:标准(不紧缩)
4.行距:固定值为28磅
5.字体与字号:大标题用“2号,方正小标宋简体”。第一次标题用“3号,黑体不加粗”,正文用“3号,仿宋_GB2312”。
6.标题: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列。
2014年7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