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第五、六章复习提要
(2014-03-17 08:24:3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中国地理》第五、六章复习提要
一、看课本第5页活动题1-3题,并看地理填充图册第3页“图说地理”部分: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并记住:
1、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2、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4、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5、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7、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8、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9、我国常绿阔叶树木和落叶树木的分界线。10、我国河流有无结冰状况的分界线。(请同学们,将以上内容背过,并整理到课本第5页)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自然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人文地理包括(农作物、传统住房交通特点和吃饭穿衣等传统民俗文化特点)(请将以上加粗部分内容在课本第5页下面空白处注明,并能理解,叙述三遍,能默写请师傅检查)
3、看课本第6页活动题,完成:
活动1、(1)界限A大致与400毫米降水量线接近(2)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因素或者季风因素)活动2、(1)界限B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接近(2)界限B大致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接近。(3)确定界限B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4)界限B与秦岭淮河一线接近。活动3、(1)界限C与第一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2)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海拔因素或者地形因素)
(请将以上答案,整理到课本第6页,相应地方,并理解。师傅检查把相关答案整理到书上和背着回答上相关问题)
4、在课本第9页上,描画北方地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长城、青藏高原的东端、秦岭和淮河。能默写出北方地区东临(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北临长城,南临秦岭和淮河,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北方地区
1、自然地理:(1)主要地形类型,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人文地理:(1)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和谷子),主要的经济作物是(甜菜、棉花和大豆)(默写过)
三、东北三省
看课本第14页,在6.11图上,描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描画黑龙江和鸭绿江、图们江。
1、地理位置和范围:(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西部是(大兴安岭)。
2、自然地理:
(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河流:长白山的南部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北部是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3)气候:由于纬度(较高),位于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的发源地,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促而温暖)
3、人文地理:
(1)住房: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防风保暖防雪压。
(2)主要农作物及其熟制: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一年一熟。
(3)东北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面积广大,有利于大面积机械操作。b、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c、科技水平:科技水平较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D、地广人稀,粮食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看课本19页上面活动题2的图和活动题3.答案中这个或者书上的都可以。)
(4)工业:
a、矿产:看课本20页6.20图,在图上圈画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的所在地区。填空:东北三省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b、工业中心、铁路线和港口:在课本21页6.21图上圈画4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重要铁路线:描画京哈线、哈大线(哈尔滨到大连)
c、东北重工业发展有利条件:(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水陆交通条件便利。
四、黄土高原:
位置范围:东至(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到(内蒙古高原或者长城),南到(秦岭)。
自然地理: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表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川。(看课本26-27页图)
人文地理:(1)黄土陵:在课本24页6.25图上圈画出,它位于(陕西省)。
(2)传统民居:窑洞。它的有利条件:a、黄土直立性强,不易崩塌,干燥易挖。B、窑洞内冬暖夏凉。当地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
(3)民歌:信天游。人们站在相邻的山梁上唱,音调高亢悠长。
(4)默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和危害三个问题的答案。
五、北京
位置范围:看课本33页和第9页有关北京的地图。完成:北京北临燕山,西临太行山。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天津市和河北省。
自然地理:(1)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2)河流:在课本33页图上描画潮白河、温榆河和永定河,看出它们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可见,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人文地理:
(1)看课本36页,活动题2,完成。北京城从辽代古城到今,城址的变化特点是向东北和四周扩张。原因是为了靠近水源。
(2)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3)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和国际航空港)
(4)从北京看现代城市的特点(看课本42页活动1)a、交通便利b、城市绿化搞得好c网络发达。
(5)看课本42页,活动题2.北京现代城市建设要与(古城传统特色建筑保护)相结合。
(以上加粗字体部分内容,要背过或者默写,最好是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