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社团,激趣增效

(2013-12-16 07:23:06)
分类: 学校管理

文学社团,激趣增效

昆仑中学在坚持“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始终把“文化引领,科研兴校”放在首位。学校对山东省重点课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指数”非常重视,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制定目标导向,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学校把这次课题实验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办学综合水平的助推器。

学校依托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绿野文学社团和“三四三”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确定了“文学社团活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子课题。学习汲取“文学社团特有育人功能”这一市级重点课题经验,校长、业务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靠上抓,有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与,充分保证课题研究落实总结提升各个环节质量。

十几年来,绿野文学社团,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出版《绿野》文学报刊近60期,发表文学社团成员作品近五千篇,在全国和省市文学比赛和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自九月份,课题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老师,更是借十二五课题研究东风,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加大创造性开展工作力度,走出了一条“文学社团,激趣增效”的科研兴校之路。下面将课题研究实验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一下。

一、文以载道,励志笃学。

教育是人学,教育的存在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培养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才,即知识全面、素质过硬、勇于创新、道德高尚、积极进取、健康乐观等等对社会有所作为的合格人才。

(一)更新人才观念,教师率先垂范。

我校在发展中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愿学、乐学、会学、勤学。力求培养知识全面,能力突出的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必须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人为本的最直接表现,开发人的创造性是教育的最根本的职责,并且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培养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需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提供一个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利用文学社报刊,及时刊发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成果。每月一期《绿野》报纸,登载师生创新活动实践成果。文学社团的“文”,在这里被拓展,具有了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特质。

(二)坚持学用经典,贯彻以人为本。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就是学会生活的人”。 学校不等同于社会,教育就要“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文学社团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弟子规》经典诵读比赛和每天一句名言警句背诵比赛,调动了全体师生学习和欣赏经典文化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利用开设的《绿野校本文化》课程,让学生欣赏经典联系实际树立理想查找不足提升自我。

(三)培养过硬素质,奠定幸福基石。

教育不应该成为应试的傀儡,我们的学生也不能变成只会读书、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新时代的人才应是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立志成为管理国家、建设国家的各种人才。所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我校也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力求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学校应积极响应各项实践活动,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中可以很好地渗透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例如山东省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淄博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和机器人竞赛、淄博市中小学电脑作品、机器人竞赛、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东省感恩书信大赛、淄博市运动会、淄川区“小星星”艺术节等等。我校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致力于培养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人才。

仅仅开展以上活动还是不够的,我们积极利用文学社团优势,通过多种渠道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比如,请班主任编写富有特色的班主任寄语。当学生欣赏温馨的集体照片和还有文质兼美的寄语,感受到一种来自老师和集体的正能量。教室墙壁上,有文学社团师生们创作的书画作品和励志口号。即使在跑操时,伴随着整齐步伐的励志口号此起彼伏,让人们感受到一个个文学社团蕴含着的巨大潜能和精神动力。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有一种健康快乐和阳光的心态。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的孩子,相互学习并互相激励着。

二、文学为用,激趣增效

学校绿野文学社团,充分挖掘自己的展示平台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活动丰富多彩,学习兴趣盎然。文学社团与团委学生会政教处图书馆一道,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讲故事比赛、感恩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现场作文大赛、读书札记手抄报比赛、争做优秀文学编辑等等。各种比赛,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挖掘和培养了学生的自身潜能。

2、学做课堂主人,激活“三四三”课堂。学校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课堂改革实际,推出了以“学案引领,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三四三”教学模式。即:学案包括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三部分;课堂教学包括学生自学、课堂展示、教师点拨、练习检测四部分;课堂时间确保三个三分之一,学生自学不少于三分之一、教师点拨不多于三分之一、课堂练习不少于三分之一。努力探索大课堂制,落实课前预习环节,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学不教,当堂作业”的要求。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有声有形,支撑它的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以绿野文化社团活动为龙头形成的校园文化。课前,有绿野文学社团的“送你一杯心灵鸡汤”文学鉴赏活动拉开序幕;课堂上,有师生充满激情的互动活动;课下,有文学社团课外读写和社会调查采风活动。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里学习的学生是幸福的,充学生家长来信表达对文学社团老师的感激之情。因为家长们看到,孩子在这里不仅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做人。

三、经典传承,山高水长

学校从领导到老师,自觉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真正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文学社团更是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种古今中外名著读写背诵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别的文学社团活动,增长见识,展示成果,查找不足。

经典传承的是大道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小事,也是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事。“明大道理,做小事情”,绿野文学社团,就是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点滴入手,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创新实践,走出一条课题研究的特色之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文学社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研究,任重道远。昆仑中学文学社团教师和全校领导师生一道,秉承“励志博学至和笃行”的校风和“团结进取拼搏奉献”的团队精神,去创建昆仑中学教育教学的新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