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期末复习导航
(2013-12-10 12:08:32)
标签:
军事 |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期末复习自主学习达标手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与行政区划
一、
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
2、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
3、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二、看课本第4-5页,完成: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
2、看课本第4页1.3图:
(1)从朝鲜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大致依次填注十四个陆地邻国的名称(
(2)按照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的顺序,填写我国六个海上邻国名称(不包括也是陆地邻国的国家),他们依次是(
(3)默写出我国四大临海,从北向南依次是(
3、看课本第10页1.9图,填注(或默写)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名称。
第二节人口
一、
1、理解记住: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较大)。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计划生育 )
2、看课本第13页,完成。理解并识记: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或者说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3、看课本19页1.19图,完成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并识记:
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
2、
第二节气候
1、
2、
(1)
(2)
第三节河流
一、
1、在课本44页2.30图上,描画识记能默写下列河流名称: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和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其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3、
二、长江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看课本47页2.34图,长江发源于( 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建议写三遍),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湖北省的(宜昌 );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是江西省的(湖口 )。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 亚热带)(中国五个温度带中的那个温度带),没有(结冰期)。
2、“水能宝库”:长江干支流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2/3)。
“黄金水道”:长江干流(宜宾)一下四季通航,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运的(2/3)。
3、看课本49页,长江重点治理了(川江)和(荆江)。川江,主要指从(宜宾)到(宜昌)河段。川江在(上游),荆江在(中游)。
4、长江三峡具有(通航、防洪、发电、养殖和供水等综合效益)(建议整句话书写三遍)。
5、看课本51页2.40图,默写长江上游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滥砍乱伐,水土流失),中下游的生态问题是(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主要治理措施有(退田还湖和防治水污染)(建议抄写2遍)
三、黄河水文特征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看课本52页2.41图,完成:
(1)黄河源头是(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是中国第(二)长河,流量居全国第(四)
(2)黄河主要流经(半干旱区、干旱区和半湿润区)
(3)黄河除了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外,还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4)看课本52页2.41图,写出黄河上中游分界线是内蒙古的(河口);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河南省的(桃花峪)。
(5)看课本55页2.45图及其相关文字,完成:
A、黄河上游的主要生态问题(干旱、荒漠化和凌汛),凌汛主要分布在上游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以及下游的(山东省)境内。主要治理措施是(适度放牧,保护生态环境)
B、黄河中游的问题,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措施是(打坝淤地、植树种草和修筑梯田)
C、下游的问题,是(“地上河”)治理措施是(加固大堤)。
2、国家对黄河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
第四节自然灾害(建议抄写2-3遍)
1、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洪涝、台风、寒潮),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建议以上句子,抄写三遍)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和西南地区)。我国的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因为这里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4、看课本58页2.48图,写出造成寒潮的主要风向是(西北风),造成台风的主要风向是(东南风)。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能正确分辨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第二节
1、
2、
3、
4、
第三节
1、
2、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交通运输
1、运价最高,运速最快的是(航空)运输;运价最低,运速最慢的是(水路)运输。最灵活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
2、识记15条主要铁路干线名称及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
第二节农业
1、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2、中国的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牧区有(
3、看课本100页,默写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或者其他经济作物,并说出其不同的熟制,说出他们所处的主要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类型。
4、看课本104-105页,完成。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2)喷灌、滴灌,节约用水。(3)生物技术去除虫害,减少农药使用。
第三节工业
1、看课本109页4.21图,说出中国工业中心分布特点: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稀疏)。
2、中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特点: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依附于(大中城市)。
4、中国高新技术集中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5、中国的首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的(中关村),同时被称为中国的硅谷。被称作中国光谷的是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光电产业领先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