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伴我且读且行

(2013-11-26 09:20:51)
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齐鲁教师读书计划”活动征文

 

 

 

《论语》伴我且读且行

 

 

 

 

 

 

 

 

 

    段:         

工作单位:淄川区昆仑中学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13884608084

 

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

内容摘要:写了自己走向经典阅读的历程。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大背景,自己通幽的曲径,文中一一道来。学以致用,榜样的力量,贯彻始终。读书与做人一致,“书香校园”,以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慢慢的改变每个师生的心态。校园的文化环境,也为之一变。

关键词:《论语》  经典  诵读   践行

好书万万千千,好人千千万万。身边拥有好书,周围尽是好人。不管是在家庭、单位和走在大街上,都是幸福的。这是一个好书寻找读者,读者寻找好书的时代。作为书香校园一份子的我,感受读书成长快乐的同时,更欢喜与人们分享这份快乐。

引子

“书香校园”建设中,喜欢读书的我,却发现自己读的书不少,真正促进自己人品提升的经典之作,几乎没有涉猎。“取法乎上”,于是各种经典作品,闯入了我的视野。最先接触《论语》,来源于一种生活经历。平时讷于言拙于行的我,发现年逾古稀的岳父常常妙语连珠,即使学到中文系本科的我常常自叹弗如。不仅是一种话语技巧,不仅是一种做人理念,而是一种学以致用,一种以文化人。

于是,我向岳父请教,他学习的过程。岳父说,自己年少时,只是念过满打满算的九个月,而且老师主要引领自己背诵《论语》。后来,岳父介绍自己在群众大会上发言的经历。岳父属于有语言天赋的人,但是他的魅力,更来自一种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其中的“书”当指经典文化,非以识记为主的“小”学

始步

我开始读《论语》,从昆仑集上花两元钱买了一本。从2001年,这本书,机会就常常陪伴着我。即使书不在身边了,《论语》中的话语,也成了话语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刚开始,我从《论语》中汲取一种教育智慧。一篇《论语》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写作,让我翻来覆去的读抄《论语》多遍。抄读的过程中,让我对我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进行反思。现代教育技术的发达,古老文化底蕴的深重。文章写出来,发在网上,网友鼓励我说,做学问就该如此。

我知道,我只是徘徊于《论语》大海边的,那个捡拾贝壳的小孩。领导老师鼓励我,但我觉得自己再往前走,很难。一种文化的隔膜,用现代文化理念,去解读两千年前的文字,就是一条羊肠小道。文字关,也是难过。每个字,都是一个险关,何况《论语》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各种版本的解释,存在歧义的地方,也不鲜见。过于拘谨的我,纠结于此不能自拔。

契机

2007年,我有幸参加了淄博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陶继新老师的报告,让我走进阅读经典的新境界。年近花甲的陶老师,现身说法,讲说了自己从49岁开始背诵《论语》的生动事例。陶老师在夏日炎炎的济南,身居十平米的居室。不觉“陋巷” “箪食”之苦,《论语》的诵读让陶老师的事业如虎添翼,让陶老师的人生渐入妙曼的境界——走上一条真正的幸福之路。

无论是生活的拮据、写作的爱好,我觉得都与陶老师有许多相似之处。而陶老师在诵读经典上,却如高山让我仰止。如果陶老师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的话,我只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小学生。从那以后,我有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诵读。

以《论语》为核心,我开始了诵读。一天百字《古文观止》,一天《诗经》中的一篇,一天几十字的《周易》,一天近千字的读写笔记——经典诵读,让我读出了花样。与同办公室的张成双老师交流,也是如此。办公室有书,卧室有书,餐桌上有书,出门时口袋里有书。陶老师把诵读当成一种享受,我也把阅读写札记当成一种幸福。与此同时,《论语》中的话语,也悄然渗透到我的字里行间和话语中,更慢慢的改变着,我的心态情绪言行。阅读让我更好的聚焦,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真善美——人生因此变得更生动美丽。

前行

《人民教育》上,河北一个偏僻的初中学校开展读《论语》活动。一个动过五次开颅手术的老师,每次术后,都是提前离开医院,走上讲台。被《论语》诵读熏染的环境,更容易让她恢复健康。由于校长的倡导,老师们的努力,这种经典文化诵读的勃勃生机,在我们昆仑中学呈现“细柳才黄半未匀”的喜人景象。

一个人,关键的不是读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校训“博学、励志、至和、笃行”,每天映入我眼帘,也让我时时自省。每天的札记,让惊喜自己学到了什么,反省自己的不足,从一个表情一次举手投足慢慢改善自己。让自己的胸襟更豁达,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更高更远,让自己更有爱心并从小事做起。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于人”,陶老师把《论语》中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自己,也当如是。成就学生,成就同事,成就学校,是一个优秀教师该做的。成就家人,成就亲朋好友,成就一切人,是一个好人所需尽力而为的。

“自信自立自律自强”,是我校的学风。我相信自己,更看到身边的人们,正在认真积极卓有成效的做着这些事情。他们就是《论语》文化正能量的践行着。我融入其中,感到一种最大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