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教师研修花絮ABC
(2013-07-19 16:22:4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中老年教师研修花絮ABC
我在学校里年龄算不得最大,百十名教师,论年龄排在十来位上。快48周岁了,对于中老年教师参加网络培训研修有些体会。他们来得一般较早,走得一般较晚,同样的学习任务用的时间较长。时常像小学生一样问这问那,找这个帮忙那个帮忙。
A、红灯不变绿
话说研修的第二天,这是研修中感觉任务最重的一天。学校指导团队的老师们,提前让我们有思想准备。这一天,我是第一个到了研修的地方,才七点十来分,门还没有开。
也许是准备充分——从精神到物质(学习手册教材参考书课标准备齐全),没有遇到麻烦,指导团队的老师们利用教室里的黑板和QQ群及时给我们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和其他的帮助。
下午以为很快的结束“战斗”,但是查看研修统计时,发现一个小红点就是不变绿。于是我和周围的同事反复的做,几乎将学习任务又重做了两三遍,小红灯就是不变。腰也酸了,颈椎也感觉发胀。我们讨论的结果是计算机程序没有反应过来,可能以后会变过来。到了下班的时间,我从研修所在的三楼回到了一楼办公室。刚坐下不久,同事打来电话,说红灯不亮的原因找到了,是一个“知识测试”没有做。我飞也似地跑上楼。原来学习内容共有四个页码,我只是在第一个页码上做了多次而已。
我把掉下的作业补上,已经快下午六点了。当我离开教室的时候,还有四个同事在那里忙碌着,他们大都和我年龄相仿。
B、消逝的作业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作业1,是研修来的首次作业。也是第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认真看了视频,看了“范例”,觉得可以了,便着手写起来。看了一个范例中的样板,一条条一项项的写着自己的内容。为了不至于让自己的心血白费,每次打上一些文字,都赶紧点保存。
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原本空着的模板几乎填完。实在累得不行,于是点击保存到楼下小憩。回来后,我与身边的一位老师,都找不到自己所写的内容。以为忘记了所存的地方,于是从D盘到桌面到我的文档,所有的地方都找了。找到了只是一个空白模板,真有一种飞机轮船到了百慕大三角突然神奇失踪的感觉。有时感觉自己真的不行了,或者是老眼昏花了吧。于是站起来到楼下的办公室喝水,办公室里已经有几位同事,于是我像他们说出了我的困惑。其中一位年轻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在压缩包里无法保存。是啊,自己下载的模板在一个压缩包里,自己没有解压缩,直接打开便在里面填充内容,不消失才怪呢?原来还寄希望让微机老师帮助找找,现在不用了。
于是一切从头再来。从语言组织,到内容的条理性,明显比第一次快乐许多。重做一遍的感觉,明显有些提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之谓也。
C、我变成“文盲”
阴差阳错,我念书的时候,没开英语。虽然自己通过进修拿到了本科文凭,对于英语却是一窍不通。虽然自己狠下心来学了音标和几个英语单词,但是“相逢对面不相识”。计算机技术培训,初级合格了,中级也过关了。遇到英文单词或者缩写,只好像身边的年轻老师请教。当时是把单词的意思记住了,考试过后便忘到九霄云外。
设计思维导图后,需要转化成图片的形式。指导老师用一个英文形式在黑板上特别做了说明,我认真的看过几次,但是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请身边的一个年轻的老师,手把手的教。从word文档成功转化成图片形式,才知道黑板上写的“佩歌”(英文字母)是什么意思。
下载下来的思维导图,需要稍作改动。于是用到编辑程序,也是同事一点一点的教,常常于心不忍。他们也是忙得一天到晚不抬头啊,自己怎么就这样不开窍呢?中午休息的时候,看到以前自学过的一本英语书。自己对于音标还是一知半解的,于是“疯狂”的读起来。音标读上三五遍,单词读上三五遍,汉语注释读上三五遍,简单的会话内容读上三五遍。那情景,不亚于“疯狂英语”。我忽然想到平时学生在晨读课上复习英语背单词的情景,一下子我仿佛回到了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