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唯心识论的科学解释

(2013-06-24 08:18:45)
分类: 佛学
     现在,我在这里再次和大家讲明:佛教的唯心说,其实正是非常准确和科学的论断,在没有能观察者对被观察对象进行观察之前,任何结论都不会出现,只有观察之后,才会在能观察者所归纳出来的世界结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和佛教的这个观点基本上一致的,就是现代科学历史上那个非常有名的诡辩:把一个猫,放到一个隔离的空间中,给这个猫注射了一种毒药后,所有人都撤离那个隔离的空间,假如说毒药的作用时间是5分钟,问:5分钟之后,这个猫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了?
    
按照我们的常识推算,这个猫在注射了毒药之后,5分钟肯定死了,连看都不用看;可是按照科学的原则,猫是不是死了,不能单靠推理来决定,而是应该亲自看了之后才能决定,因此在没有亲自到那个隔离的空间去检测猫的生命特征之前,哪怕已经过了十分钟,都不能说那个猫已经死了。
    
这个科学的说法,和此处佛教的说法,是不是一样的呢?大家仔细想想看。
    
同样的道理,盲人摸象的故事,同样说明了即使大家都去观察同样的一个事物,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依照的标准不同,结论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所以说,只要你还在被因缘所生的各种条件所影响,你就一定不会产生最完美最精确的世界认知,甚至对你自己的认知,也会是不全面的。
    
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改变,你则因对世界的观察而轮回。
    
佛很慈悲地接着分析:为什么我要说你们都已经忘记和丢弃了自己本来圆满清净明了珍贵的真性呢?就是因为,你们在本来明了清晰的情况下,本来是一面非常清澈的镜子的情况下,把真性中原本就不存在任何事物的本质,把镜子原本没有任何影像的本质,认成了空,认成了毫不明了的空;然后就在这个并不存在的所谓的光明的境界中,认为这种不光明的境界,就是晦暗;从而把这个印象中的晦暗,认为是真正存在的色相;在种种色相的混杂之下,产生了更多的种种妄想;而后再由这些妄想,给自己造做出来了色身;从此之后,就把各种因缘汇聚所生成的幻相,当成了真实的存在,而在内动摇不定、念念不息,在外则为了这个色身,不停的处处奔走,不断地朝外放散;终日忙忙碌碌,混混扰扰,并且把这个迷惑不定的混扰之相,错误地认成了真正的自己,认为那就是自己的真心;并且在迷乱之中产生了自心的认知之后,就更加地对这个幻化的色身产生越加坚固的执著心;因此也就从根本上,把所有色身内外的脏腑思想和山河大地,本来全部都是自己真性中的产物而已,本来全部都是那个镜子中所显现出来的影像而已,忘失得干干净净。
    
佛为了帮助他们理解的更加明白,还用了一个比喻:就好像那广阔无比的大海,被你忘记的一干二净,反而抓住了偶尔出现的海面上的一个泡沫,全心全意地关注在上面,被那个形象、光色等迷惑了进去,还以为这就是大海的全部,还以为浪潮也不外乎如此而已,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更多的妄想,比如说这个泡沫,是不是美人鱼变化出来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