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懵懂的或许不是孩子,有可能是老师

(2012-11-26 13:03:25)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懵懂的或许不是孩子,有可能是老师

           撰写:江苏省靖江市季市镇中心小学  鞠锋

               该文发表在《师资建设》2012年12期

    最近在阅读航埠镇中心小学方丽撰写的案例《懵懂》感慨颇多,现将案例简单的介绍如下:  

    小陈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任何事情交给她办我都很放心,似乎我心里想什么她都知道,所以我很喜欢这个乖巧的孩子,要说她的优点我还真能说出一大堆。可是今天却发生了一件让我不可思议的事情,高老师亲眼看见这个女孩子在她的班上趁其他班同学都不在的时候,翻学生的抽屉。

    当场被抓后,不管高老师怎样问,她死活都不肯说自己是偷东西,一会儿说去6班找他们的班长,向他学习管理班级的经验,一会儿又说去他们班看看黑板报,这样的话又有谁会相信呢?听高老师说完这番话后,我真的是大吃一惊,这么乖的孩子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不行,我得立刻了解这件事情,并马上解决。立马拨通了她家的电话号码,让家长把孩子送来我住处。没过多久,她就出现在我的房间里了,经过反复询问,答案真的是一会一个,我又怎么会相信呢!后来他爸爸也来了,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他也感觉很奇怪,孩子平时很乖,基本上要什么都给买什么,不至于去偷东西啊。孩子还是哭泣着,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对她说“小陈,你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老师也相信你绝对不会跑到6班偷东西,但是这刚好被高老师看见了,又不得不让人怀疑,真正的答案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了,如果你确实有这样的想法,那请你赶快改正过来,如果没有那是最好了,还有,以后其他班里没人,千万不要去他们班,否则会引起误会。回去好好想想吧!”最后我又和他爸爸交流了一番,希望家长能配合教育孩子。

    三天放假回来后,本以为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可高老师再次提了起来,于是,我就把她叫到楼层的角落里,希望问出实情。这次,她吞吞吐吐地说“我说出来爸爸会骂我的!”在我的再三询问下,她最后还是说了,答案吓了我一大跳,原来她是喜欢上了6班的班长,想看看他坐在哪个位置。我答应为她保密,并告诉她这很正常,这不叫喜欢,这是因为佩服产生的好感,希望她能向6班班长学习,还是重新做回那个活泼、可爱又懂事的孩子。

    其实,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而他们所谓的喜欢或许就是一种崇拜吧!孩子们之所以不敢把实情说出来,想法是很简单,要是被父母亲发现了,那该是多么倒霉的一件事情啊!

    小陈很感激我,因为我为她保守了这个秘密。这之后,她的表现更让我很满意,这让我心中暗暗窃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通过同学,了解了我们班有很多孩子都有了自己喜欢的对象,但是我从来都不认为这个就是所谓的早恋,只是孩子对其他学生产生的佩服之情。五年级时,班里转进了个高个子男生,叫陈真。这男孩成绩很差,也很内向,不久班里就传起了他喜欢班里某个女生的话。于是我就开始找他谈话,他很害怕,觉得很害羞,但是还是在我的面前坦白了,刚说完,这个腼腆的孩子就哭了起来。问其原因,是怕家长知道了丢脸,责骂他。我答应替他保守这个秘密。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孩子似乎特别愿意在我面前表现,当时的我非常高兴,孩子有了大的转变,看来这一招还真是见效。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很苦恼,因为我都替班里的孩子们保密,有些孩子竟然毫无顾忌地把小礼物带到了教室里送给喜欢的女孩子,弄得班里乌烟瘴气。

    所以,我想作为班主任该怎么做,要是你把事情告诉家长,对于孩子来说肯定会受伤害,他们会觉得很丢脸,或许内心也会非常痛恨老师吧。如果不告诉家长,看看吧,有些孩子以为老师会理解,会宽容的,于是,写信,送娃娃,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搞的班级乌烟瘴气。我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看到懵懂2个字,我特地查了字典,字典上这样解释:“懵懂:糊涂无知;不明事理。”为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懵懂一词的含义,我又翻阅了汉语大词典:“懵懂,也作懵董。糊涂,不明了;对事物的模糊,没有认识到本质,只是粗浅了解。 

说实话,我不知道方老师取这个名字究竟意指如何,是指的学生年龄懵懂,还是在早恋方面懵懂。要说学生懵懂,糊涂无知,不明事理,没有任何迹象有这样的表示。要说学生在早恋方面糊涂无知,不明事理,我看实在说不下去,据我观察学生绝对不糊涂无知,他们清晰知道自己的喜好,比如第一个案例中的小陈,她非常清晰的表达出了对6班班长的喜欢。这是孩子的懵懂,糊涂无知么?我想不是,在我看来,懵懂一词或许用在方老师身上更为合适。具体地说,在本案例中,真正懵懂的不是小陈,更不是陈真,而是方老师。

那么方老师懵懂在何处,我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太过于相信自己,个人主观性太强。

纵观整个案例,不难发现方老师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往往不喜欢做调查,喜欢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来判断,过于相信自己,个人主观性太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通过同学,了解了我们班有很多孩子都有了自己喜欢的对象,但是我从来都不认为这个就是所谓的早恋,只是孩子对其他学生产生的佩服之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方老师对于学生早恋的问题太过简单。实际上,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日益富裕,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学生的发育年龄也不断提前,比如女性提前到9岁,男性提前到11岁。随着身体的提前发育,第二性征的不断出现,孩子的心理自然而然也出现了异变,对异性的别样感觉也越来越强烈。再加上所看的动画、动漫、电视、电影和书籍的日益成人化倾向,导致孩子出现早恋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

基于此,可以看出,小学的孩子早恋的倾向是存在的,甚至是占有一定比例的,据调查在某些发达城市的早恋小学化现象非常明显。而方老师压根没有这种意识,喜欢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小学的孩子不存在早恋倾向,仅仅只是对于学生的一种佩服,这是方老师主观性太强的判断之一。

方老师主观性太强的判断之二就是对于学生太过相信。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复杂的,都存在很多面,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老师毕竟是一个普通人,往往对于学生存在第一印象的判断影响,比如一个平时看起来表现好的学生,老师们往往第一印象特别好,总觉得他们是好学生,就是他们做了“坏事”,往往也不愿意相信他们是他们做的。在整个案例中,方老师这一种表现就非常明显,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小陈就特别袒护。

第二、关注不到主要问题,总是纠缠于次要问题。

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现,纵观方老师处理小陈的整个过程过多注重的是次要问题,而对待主要问题反而没有过多关注。有人要问整个案例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小陈说谎。方老师用了巨多篇幅去描述小陈为了掩饰到6班翻抽屉的问题而说了一个又一个谎话。最开始在高老师面前说谎,然后到方老师面前说谎,最后在家长在场的情况下说谎。试问一个说谎成性的学生,最后道出的秘密真实性可靠么?看似是小陈在方老师的劝导下最终说出了想看看喜欢的6班班长坐在哪里,我不禁要问方老师你觉得这个答案可靠么?

试问:如果小陈真的想知道6班班长坐在哪里,需要去翻抽屉?小陈有N多办法可以知道6班班长坐在哪里,比如下课以后到6班门口去观察,在比如询问6班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小陈最终坦诚的秘密有多么的不靠谱。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再问方老师一个问题,到底在这个案例中,你应该关注哪个问题?是不是看似突出的方老师所谓的“早恋”假象?我想铁定不是,我坚定的认为方老师应该关注的是小陈撒谎成性的问题,这关乎到小陈道德品质的养成。   

在整个案例中,方老师对于撒谎问题没有任何的后续关注,难道方老师以为您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就能让小陈改了说谎成性的毛病? 

第三、过度相信宽容的力量,总把宽容当法宝。

不管是小陈,还是陈真,不难发现方老师在处理的时候总是不断重复宽容这个看似有效的法宝。有的人可能要反问,你看宽容确实有效,小陈变好了,陈真爱表现了有了重大转变。

试问:如果宽容真的有效,何以会出现:“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很苦恼,因为我都替班里的孩子们保密,有些孩子竟然毫无顾忌地把小礼物带到了教室里送给喜欢的女孩子,弄得班里乌烟瘴气。

我认为方老师所谓的宽容,给孩子的感觉是一种放任,同时也给了孩子一种大胆的暗示。什么样的暗示?那就是大胆向喜欢的异性送东西甚至表白不要紧。为什么不要紧?因为方老师会帮我们保守秘密,不告诉家长。

宽容,不是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法宝,这是一种必须慎用的处理方式,因为一旦使用不好,就会产生副作用。就拿小陈和陈真来说,虽然目前看起来有了一些改变,但万一家长得知了以前的过往种种,孩子会怎么想呢?我可以肯定的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方老师泄的密,从而会对老师产生恨,最终甚至会演变出一些不可收拾的问题。

所以,读完案例,我的心是悬着的,也是为方老师担心的。希望方老师能够真正的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进而改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